■/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這就決定了學生需要具備閱讀的能力和交流的機會,廣泛的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重復和加強課堂學習的詞匯知識,在潛移默化的環境氛圍中接觸大量課堂沒有提及到的語言現象,幫助學生在多種類型的讀書活動中順利展現自己的才能。
筆者去了幾所初中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調查研究,結果卻差強人意,大多英語教師最多的說法就是初步有過這個想法但都苦于行動。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其一,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沒有時間來擴充課外英語的閱讀量,九門課程想要完成課內的學習,都已經是很勉強了,何況還要進行課外閱讀;其二,有的少數部分老師把這個想法付諸于行動之后,發現結果并不是如預料那般,大多數學生都是被強制性閱讀,并沒有意識到課外英語閱讀的重要性,認為這是老師布置的任務完成即可,自己的內心并不想去閱讀,所以其實施結果也并不理想;其三,沒有條件進行英語的課外閱讀,學校沒有提供給學生可以閱讀的環境和條件,也沒有把英語閱讀給予重視,學校和老師都認為是可有可無的課程,甚至有的學校認為這樣會浪費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時間,不會開設英語課外閱讀課程。
1、班級建立“英語角”,設置英語閱讀課程
這是為班級整體進行閱讀建立良好的環境和閱讀氛圍,老師選擇合適的英語課外閱讀材料放置在英語角的書架上,供學生在英語閱讀課上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每人從家帶一本自己覺得好的英語讀物放在書架上,同學之間相互借鑒學習,那這樣一本書的價值就發揮出更多的價值。這是班級閱讀常見的方式,鼓勵每位同學把自己的語言天賦發揮出來,大聲朗讀,顯示出中學生的朝氣和活力。
2、學習英語歌曲
英語歌曲中包含的大量詞匯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以此更好地開展閱讀。語言的天賦通過學習英語歌曲可以顯示出來,有老師做實驗,上課教學中怎么也學不會的單詞,通過一首歌曲就牢牢印在腦海中。很多調皮的學生在英語課中并不學習,但是老師說要教會學生一首英語歌曲時就安靜下來了。歡快的歌曲還能給班級體帶來快樂,調查說很多學生最喜歡的課程就是音樂課,英語老師通過學習英文歌曲傳授學生英語知識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加強閱讀活動訓練,學以致用
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算是真正掌握在手里。英語的學習要像中文一樣無障礙交流才算是真正的作為母語了。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設置一些簡單的場景讓學生對話。例如閱讀到《小王子》《黑駿馬》《愛麗絲漫游仙境》等名著讀到這種對話之類時,讓學生A、B、C去扮演角色,讓學生自己用所閱讀的句子組織對話,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激情,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更愿意主動閱讀、快樂閱讀,不用老師再去強迫強制性閱讀。
1、因人制宜,點燃閱讀興趣
哲學中強調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矛盾的普遍性和差異性是統一于個體之中的。簡單來說,每個學生的興趣點不同,我們著眼于學生的著力點也要變換。男生喜歡踢足球打籃球,女生喜歡看娛樂明星,這是男生女生普遍存在的共性,但我們不排除個別學生的個性愛好,從這些閱讀材料入手,很容易把握女生對偶像的崇拜、男生對運動的熱愛,因此注重閱讀的開放性,不能只局限于書本內容相關的閱讀,打開視野,看向未來,有一句話說得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同樣適合于英語,不止課本書上的枯燥乏味,還有你們自由閱讀的樂趣。
2、注重閱讀方法,培養良好戰略
從調查中顯示,許多學生不會閱讀,不懂得閱讀,還有的漫無目的地閱讀,不知道在閱讀中該干嘛?閱讀的空缺造成閱讀的空白,培養閱讀習慣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你說今天閱讀了感覺沒有成效,明天就不閱讀了,這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首先,要精心選擇閱讀材料,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目的、閱讀期待和閱讀材料選擇適合初中生的趣味材料,從信息量、難易度和體裁等多個方面開拓學生的閱讀空間。其次采取對話閱讀指導策略,將英語閱讀以對話的形式展現在課堂閱讀課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自編對話等方式開拓展和訓練對話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積極開展閱讀交流心得,將班級學生劃分成水平相當的小組,組內同學之間開展互評,并給出評價反饋和建議,在交流過程中形成閱讀思維碰撞,提高閱讀水平。
3、加強閱讀訓練,養成閱讀習慣
在英語課外閱讀中我們不限制每位學生的角色,在每次英語課開始之前讓一位同學開始一段自己的個人風采展示時間。學生可以在講臺前講述自己最近閱讀的課外內容;也可以講述一個英語笑話;可以即興來一段脫稿演講;也可以背誦一段優美英語詞句。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特長優勢在英語課堂進行展示,不限定共同主題,把內容表達清楚即可。
總之,英語的課外閱讀離不開老師的有效指導,更離開學生的自身努力。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把心態歸零,沒有任何負擔和累贅的去閱讀你就會輕松很多,也更加學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