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化教學管理是學校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發展方向。目前我國的高校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連續擴招,使得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加,高校教育規模的擴大,是開發和儲備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但是與此同時擴招也帶來了許多問題,高校學生人數過多,導致學生整體水平下降,所以迫切需要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水平。從教育程序的角度來看,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使用之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從招生到報名再到錄取入學以及學業結束之間的一系列管理問工作都是手工操作,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進而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出現較高的出錯率,從而影響管理效率。自從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運用一來,教學管理工作都在計算機上完成,由于信息化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為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方便,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
信息化管理技術在高校已普遍與應用。信息技術相比于其他的領域其優越性就在于它的科學性,快捷的反應速度、全面的消息內容和極低的錯誤率。信息化的應用大大的提高了各個領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高校招生錄取階段工作內容來看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介入,在數據錄入、數據管理和數據存儲等方面,信息化都有著極大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大量使用信息化技術極大節約了老師在課堂上寫板書的時間,就PPT 和投影儀的大量使用,以便于學生更好的的理解課堂內容,對拓展學生視野和帶動學生的積極性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對教育界有著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建立信息化教學管理平臺,優化配置教學資源,在節省了大量時間的同時,也能夠確保數據資源的可靠性,使得數據信息不對稱、信息傳達不到位等問題的發生率降低,因而能有效開展教學活動。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學校的各項事務和活動都通過電子方式收發和反饋,實現了快速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體系。
信息化的廣泛應用,為高校教學管理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現如今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校區也在應要求擴大,這樣一來教學管理信息化就顯得尤為必要,既能加快教學管理進程,又能實現高質量教學水平。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育的不斷受重視,針對教育領域的軟件也層出不窮,為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徑。在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創新教學管理模式一直都是我國實現現代化教育的必經之路。
高校必須要革新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辨證地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首先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管理模式,設立相關的規范化制度,要求所有教務人員規范使用其信息化系統,避免在教學管理中出現問題。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積極探尋信息系統的漏洞問題,及時升級其相關的功能,實現信息化管理的優勢最大化。信息化管系統在高校的順利發展和不斷完善,必須依托現代化信息管理理念,從而完善信息化、規范化的教學管理模式。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要想取的成效,除了基礎系統建設、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系統維護升級以外,還要重稅管理人員的素質。信息資源是高校信息化教學管理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涉及面廣,所以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還要做好數據的及時更新。由于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量大,安全性需求高,所以需要學校分配專業的系統維護和管理人員來進行操作管理。系統管理員除了專業的技能知識以外還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和保密意識。能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提出建設性意見,因此,高素質、高水平管理人員是高校信息化教學管理取得成效的關鍵。
教學管理制度是高校根據國家教育法規而制定的規范章程,其內容主要包含學生管理制度、如學生守則;教學文件管理制度,如教學計劃、課程表等;教學工作制度,如考試管理、檔案管理等,這些規章制度是教學管理的行為準則。在教學管理模式下,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成立管理工作小組,由組長領導小組落實管理制度,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大家統一商討制定解決方案。在責任制管理過程中,需要所有人員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保證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教學管理活動。
教學管理工作涉及領域廣、事務性強,人和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這就要求管理工作必須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教學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事業信息化的必然要求,而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系統是教學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對提高教學管理效率和水平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由此可見信息化教學管理是當前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