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旅游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及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高層次旅游人才已經成為旅游業發展的瓶頸所在。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對旅游管理專業重新定位,提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教育模式中,體驗式教學方法能夠模擬真實環境,讓學生感受真實的場景,同時展開相應專業訓練,特別適合即將步入社會的大三學生,也能夠幫助學校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企業文化建設》是旅游管理專業大三開設的專業課程,其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迅速適應企業文化,找準自身定位,以求能夠快速適應工作崗位。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方式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因此是一門重點的主干學科。根據大三學生心理需求的特點,在講述企業文化建設課程時,著重突出其實踐應用,減少理論層面的講述,重點突出真實環境的模擬,這樣才能夠提升《企業文化建設》課程教學質量。
傳統的旅游管理教學課堂上,更加重視知識經驗的傳授。但是在體驗式教學方法中,更加重視個體差異,同時強調主體的學習實踐,主要鍛煉其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能力以及領悟能力。將體驗式教學方法引入到《企業文化建設》課程中,可以運用多種靈活的形式,比如說組建創業團隊,重新復現案例等等方式,讓學生真實模擬實際情景,在真實場景中全面體會到企業文化的建設,這樣就能夠加強學生在理論之外的感性認識,從而突出企業文化建設這門課程的實踐性以及時代性,充分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能夠將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充分結合,有助于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旅游管理人才。
案例教學能夠有效銜接《企業文化建設》課程中理論的講解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協調,有助于緩解兩者之間的矛盾,利用案例教學能夠有效延伸知識接受者作為感知的邊界。運用案例教學能夠有效改變傳統課堂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受到學生廣泛歡迎。《企業文化建設》這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要想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必然要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開展案例教學。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案例的情景在課堂上模擬,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分析案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夠將理論轉化為自身的實踐知識,提升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采用案例庫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理解性案例的內容,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企業文化實踐的認識,同時可以在相應的章節后面設置對比性的案例,使得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需要有效結合社會需求,將學生需掌握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的社會經驗。但是在實際實踐環節中由于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生無法到優秀企業感受到企業文化氛圍的熏陶,因此可以在《企業文化建設》課程中設置相應的虛擬實踐環節,讓學生以團隊創業的形式實際模擬企業經營,然后鼓勵學生對企業經營價值觀念提煉,同時引導學生企業創始人的形象以及企業的整體形象識別系統進行體驗式設計,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課堂的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以社會企業對于旅游管理人才能力要求作為整體的出發點,在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內容上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以及內容,通過情景再現或者是虛擬設置情景的方式來達到體驗式實踐教學的要求,同時能夠在體驗式教學中讓學生感悟到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掌握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與要領,為我國旅游管理行業培育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在旅游管理專業的《企業文化建設》課程中,學生經常缺乏實際的體驗,這種缺陷能夠最大程度由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彌補。老師所使用的多媒體課件能夠極大豐富學生接受信息的范圍,同時可利用多媒體中的音頻以及視頻材料優化現場模擬的真實性,還能夠有效還原企業文化案例中的實際效果,此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多角度立體化的企業文化建設課程教學,能夠讓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擺脫原有的填鴨式教育,學會新的思考方法,并且利用自身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這門課程具有較為鮮明的實踐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著重體現對于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課程教學的改革,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案例分析理論知識的講述以及實踐教學環節與多媒體教學等手段融為一體,構建立體化多角度的教學平臺,在培養學生感性思維的同時加深學生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為學生快速適應企業文化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