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喬/成都文理學院
從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2015年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雙創給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是顯著的。高校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發源地,成都文理學院始終堅持將創新創業實踐作為大學生專業教學和實習的重要內容,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主要突破口,致力于培養能夠適應時代變化、具有雙創意識和能力的實踐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成都文理學院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大致由三大部分構成。
首先是創業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師。其中,經濟學院與管理學院的創新創業導師制開展時間久,并取得一定成效。以2017年為例,經濟學院共有36個項目獲批“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這36個項目均由經濟學院的專業課教師帶領學生共同開展。
其次是成都文理學院就業指導教師、輔導員、部分行政部門教師組建的創新創業培訓團隊。學校專門為大學生設立了創新創業學生發展中心,該中心的主要授課與指導教師,均來自于各學院的輔導員、以及行政部門的教師。中心所有指導教師都定期接受創新創業培訓,并共同設計創新課程,部分教師已入選四川省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
第三為學院聘請的校外企業家、校友、政府部門管理人員等。以旅游與航空學院為例,常年聘請四川省導游協會副會長王凌川為特聘教授,深度融合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合作設計實訓課程、指導畢業設計,并帶領學生將設計成果轉化為可市場化的旅游產品。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相關課程教育的支撐。目前,成都文理學院的創新創業課程主要包括各學院自身的創業課程與創新創業學生發展中心的SYВ創客課程。以管理學院為例,《創業設計》為該學院的精品課程,并通過跨專業組建創業團隊,將課程輻射至會計學院、旅游與航空學院、經濟學院等。以課程內容為基礎,輔以各類創業講座,學生們運用相關理論和技能解決企業實際管理問題的實戰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SYВ課程則是由學工部創新創業學生發展中心推出的創客課程,SYВ的全稱是“START YoUR ВUSINESS”,意 為“創 辦 你 的企業”,它是“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В)系列培訓教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針對培養中小型企業經營者而開發的培訓項目。目前學院采用30人小班教學,已有數千學子加入了SYВ課程的學習,培訓后經考核合格將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工組織頒發的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憑SYВ創業培訓證書可向學校申報創新創業學分。
成都文理學院在校園內劃撥場地300余平米,聯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金堂縣分公司、熊貓郵局以校企合作方式打造了學生創業體驗館和創業項目孵化器——“驛魚”校園主題郵局。“驛魚”被定義為學生除教室、宿舍、食堂以外的第四空間,旨在為有創新創業激情的學生社團和個人創業者提供一個功能更為齊備、環境更為良好、服務更為優質的交流、學習、服務平臺。目前“驛魚”已具備創業團隊辦公、創業培訓、創業補貼申請、創業沙龍、創業咖啡等多項服務功能,并將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此外,“驛魚”還邀請到包含企業負責人、創投機構專業人士、創業校友及政府相關部門人士擔任俱樂部創業咨詢、指導顧問,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務。
對于高校創客平臺的建立,社會力量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成都文理學院在2015年與學校所在地金堂縣政府共同開啟“創業天府·菁蓉創享會”——青春創夢金堂活動。與此同時,由金堂團縣委、金堂縣經信和科技局、四川省銘慧集團等單位共同打造的創新創業2.0版服務平臺“金青銘慧眾創空間”項目也同時啟動,隨后,金堂縣青年創新創業俱樂部也成功建成。兩個平臺為成都文理學院的年輕創業學子提供了信息交流、政策咨詢服務的平臺,學生們也可以零距離的接觸創新項目與創新人士,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在已有基礎上,位于金堂縣淮口鎮的菁蓉·智創港也成功啟動,而此平臺重點圍繞中小微企業、回鄉創業者、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尤其立足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信息交流、創新創業培訓和創新創業政策咨詢服務,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手段和方式,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工作陣地化、常態化、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