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云
摘 要:圍繞“成績”巧抓教學細節,突出重點環節以高效取勝。
關鍵詞:成績;高效;高考
現代高中在高考壓力下的教學設計,幾乎都是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提高教學成績上來,要求全體教師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在當前形勢下,教學成績是關系學校生存發展的核心指標。所以要在全校營造重視教學成績、精研教學細節的濃郁學術氛圍。基于此,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以成績為核心,更趨專業化的考核
高中的教學考核應分為兩部分。一是教學常規考核。即基本的教學常規考核如教師是否按時上下課、教學態度、教學準備情況、學生出勤、上課狀態等非專業性的考核由教學處工作人員和校各級行政領導檢查考核。二是專業的課堂教學、學科素養、課堂成效、課后輔導、測試批改及質量等涉及具體科目的考核,由專業人員(學科組長、本科目優秀教師、專家等)按照《學科評價標準》進行考核。
二、以實用為核心,強化目標與可操作性的集體備課
基本流程:主備人提前一周將下周要備內容(教案、課件、學練案、限時訓練、周測等)統一發到組內指定公共郵箱,本組成員在集備前認真審讀每一項內容,準備好修改的意見稿和發言內容,集備時由主備人按上課和訓練的標準程式走一遍流程,其他成員實時跟進討論、補充、修正,最終形成定稿。然后各位老師根據自己所代班級的具體學情整理個案。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盡量做到厚積薄發,舉一反三。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備課時充分考慮高考考綱、年度高考試題命題走向,考慮學情,考慮可操作性。切忌信馬由韁,形式主義。
三、以高效為核心,重落實的課堂教學
同樣的教案,甚至同樣的班級,為何教學效果不同?這就涉及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也是考驗老師的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的問題。這里特別強調一點,那就是教師課堂的掌控力和落實力。課堂掌控力是指教師能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牢牢將學生的興趣點控制在自己創設的教學情境之中,擁有能夠靈活處理知識與學生思維互動融合的機智;課堂落實力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目標逐一實現并固化的能力。簡言之,只有抓住學生“學”的課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的課堂。
我們的課堂教學應有兩個思維的轉變:一是將精彩的課堂轉變為有效的課堂;二是將有效的課堂轉變為高效的課堂。唯有此,我們才能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實現成績的突破。
四、以目標為核心,課后分層精細化輔導
在正常的班級課堂教學中,事實上是難以達成分層教學目標的。我們只能合理利用課后的時間進行行之有效的分層輔導來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尤其是高考年級,以學校下達的高考奮斗目標為核心,開展三個層次全覆蓋的個性化輔導工作。
1.高考600分以上目標生的拔尖輔導
2.高考一本目標生的培優補弱輔導
3.高考一本、二本臨界生的提升輔導
給三種類型學生分別建立針對性的輔導實施方案、成績跟蹤獎勵方案,讓教師對各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課后輔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對于高考600分以上優生的拔尖輔導應該是全方位的,因為這個層次的學生科目必須均衡發展且都要達到優秀,那就意味著每科老師都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本科目的成績走向,絕不能出現嚴重拉后腿的科目。同時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得在高精尖上下工夫,那對學習內容的質量要求要與高考試題中難度系數大的內容相匹配。不僅如此,平時訓練還得在“速度”和“準確率”上下足功夫才行。對高考一本目標生的培優其實主要是針對其弱科進行的補弱輔導,把其弱科彌補起來就可達到一本水平。
五、以“高考”為核心,精研考綱精準把握方向
高中三年就如同一場長跑,每一段都在向目標大學靠近。大家的時間和路程是相同的,但最終結果卻大相徑庭。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成績,大家都想到了拼命地擠時間。可是時間終究是有限的,無論對誰都是一天24小時,何況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讓每個教師、每個考生都清楚:比時間更重要的是效率。以上說到的幾點都是基于實際效率而言的,在此基礎上,還有一個十分重要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方向。我們都知道高考考綱及考試說明是每所學校必備的重要資源,可以說就是所有教學的風向標。能否科學地研究考綱是一所學校備考成敗的關鍵。
有經驗的學校一般不會單純地按考綱教學。理由很簡單,考綱是全國通用的,而我們的高考試題卻是按地區分類的。也就是說,不同的地區,雖然考綱相同,但高考試題卻很不同。這就提醒我們,真正的“考綱”其實比通用的“考綱”范圍要小很多。我們在高一、高二還可全面按通用考綱教學,但到了高三沖刺階段,就必須得縮小范圍,精益求精了。一言以蔽之,我們地區考什么就重點復習什么。關于考什么,怎么考,其實基本都在近3年的高考試卷里。這也就是很多名校花很多時間要求老師精研高考試卷的目的。命題的走向基本就在近年的高考試卷。與此同時,每年高考前夕全國名校的聯考試卷也是必不可少的“核心依據”。這些名校擁有一流的名師,有些甚至就是命題組成員。所以這些名校的嗅覺十分靈敏,它們的方向往往就代表了當年高考試卷改革的方向。
只要高考制度不變,天下的高中,天下的考生和其父母沒有無視“成績”的。因為“應試”也是一種時代的素養,抓住成績就等于抓住了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