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
摘 要:我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歷史文明的傳統古國,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人類文化史夜空中最為璀璨的繁星,至今照耀著華夏兒女。如何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是當代國人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具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站在中華文明傳承者的角度,利用拓展教學、研究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等手段,使學生能夠有效地繼承與發展我國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作出自身的貢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拓展教學;研究性學習;綜合性學習
在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中包含了大量的文言文作品與古詩文作品,我們應有效利用高中語文教學,為學生進行有效地拓展,讓學生能夠通過課文掌握更多傳統文化知識,從而承擔起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責任。我們還需要利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深入研究文言文作者,從作者的角度體會傳統人文素養。我們還利用綜合性學習的手段,帶領學生對傳統古詩文進行綜合性學習,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成果創作古體詩文,有效地使傳統文化在新時代高中生的身上得以發展。以下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拓展教學引申出相關傳統文化知識
在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中,我們要在課文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文化層面,讓學生能夠吸收、借鑒到更多、更好的傳統文化精髓。充分利用拓展教學的方法,根據課文教學內容進行引申,為學生進行全面地、系統地傳統文化教育。經過了傳統文化的拓展教學之后,學生可以收獲更多傳統文化知識,從而在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過程中,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教師對于拓展教學的具體方向,應以傳統道德教育為主,明確我國傳統文化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核心的本質,讓學生通過傳統文化學習最終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例如,我們在《寡人之于國也》一課的教學中,在課文教學結束后,根據課文為學生引申出了《孟子》主要思想的教學,將《孟子》中的傳統道德概念與名句名篇通過拓展教學的方式帶給了學生,使學生受到了深刻的傳統道德教育。讓學生懂得了善用自身“良知良能”的方法,使學生養成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
二、通過對課文作者的研究性學習提升學生的傳統人文素養
高中語文文言文課文與古詩文課文的作者,大多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在他們的身上具有高潔的民族品格與深厚的人文底蘊,我們應該有效利用對課文作者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深入研究作者那深邃的思想與高尚的品格,從而提升學生的傳統人文素養。
例如,我們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根據課文展開了對文章作者司馬遷的專題研究性學習活動。我們首先為學生介紹《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于《史記》,《史記》是漢朝文學家、歷史學家司馬遷的代表作,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后我們重點介紹司馬遷因為李陵事件為被處以“腐刑”的經過,為學生解讀了司馬遷在接受“腐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記》的過程。最后我們要求學生根據司馬遷的經歷討論他的人文品格,讓學生根據研究性學習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我們對司馬遷的研究性學習討論過程中,學生見證了司馬遷高尚的品德與堅毅的意志,有效發展了學生的傳統人文素養。
三、利用古詩文創作使學生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傳統文化
在傳統的古詩文教學中,教學的過程以鑒賞、分析、朗讀、背誦為主,我們為了提升學生對古詩文的應用能力,從而更加有效地發展傳統文化,在鑒賞、分析、朗讀、背誦的基礎上,利用綜合性學習的手段,讓學生進行對古詩文的創作。學生在古詩文創作過程中,將自己的審美理解充分融入作品,根據課文學習古體詩文的格律,創作了反應當今學生思想風貌的古體詩文,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學子的身上得以繼承與發展。
例如,我們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在課下分組進行對《念奴嬌》詞牌詩文的資料搜集,學生搜集到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昆侖》等優秀詩文的學習資料,之后讓學生利用綜合性學習的方式進行小組群文閱讀,有效完成了對多篇《念奴嬌》詩文的鑒賞、分析、朗讀、背誦。最后我們讓學生進行對《念奴嬌》詞牌詩文的創作,學生紛紛根據自己對傳統文化以及當代事物的理解,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創作出了多篇反應當代生活與當代高中生情感的《念奴嬌》作品,有效發展了傳統
文化。
總而言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當代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為了培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我們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科優勢,利用拓展教學、研究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手段,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大力弘揚傳統文化。通過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將學生培養成講道德、懂禮貌、有文采、有氣節的社會主義新青年。
參考文獻:
[1]張艷.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探討[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9):114.
[2]劉清蓉.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研究[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1(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