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凌
【摘要】在新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市場競爭力日益激烈,高校畢業生在求職就業過程面臨諸多問題,導致市場中出現大批量高校畢業生滯留現象。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成為新時期社會發展進程中重要關注點之一。為此,高職院校特開啟體驗式生涯計劃教育模式,企圖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增強高職院校畢業生在求知、就業過程的競爭力與發展力,環節高校畢業生滯留現象。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驗式教學 生涯規劃教育 就業能力
【基金項目】2017年蘇州市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工作立項重點課題《高職院校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對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影響研究》,課題編號:SGZXA201708。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20-02
前言
高職院校時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之一,對市場人才需求供給具有積極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作為人才資源配置的重要工作,在國家人才工程建設中占據關鍵地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不僅關系到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還關系到社會穩定與國家發展。根據我國教育部正規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所下發的指導性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該文件中明確要求高職院校需要堅持“育人為本”教學原則,從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運用與之相適宜的培養策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在社會中的適應性,端正學生學習意識,增強學生團隊意識,提升學生實踐、創造、就業、創業等能力。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正是這一政策的發展產物,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具有積極影響。
1.高職院校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途徑
1.1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目標
高職院校對本校迎接畢業生開展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還能夠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與就業率。因此,在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活動中,其教育目標主要變現在就業能力與就業質量兩個方面。
(1)就業能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0)》中針對高校教育培養提出明確的要求與標準,即應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高職院校對本院校開展任何教育活動均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注重對擇業、就業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就業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念,明確職業發展的階段特點,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發展特點、職業特性與社會環境,提升學生的探索、溝通、生涯決策、人際交往等技能。
(2)就業質量
高職院校開設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課程,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自主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使學生能夠理性地對自己未來進行規劃,從而提升學生就業質量與就業效率。
1.2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內容
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主要涉及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兩方面的內容,緊密圍繞教學目標實現對活動載體的設計,同時注重活動自身的發展與創新,確保體驗式生涯不再一味的流于形式,增強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
1.3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方法
因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內容的不同,所選用的教育方法有所差異,具體表現如下:
(1)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主要是將課堂教學作為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實施渠道。將我國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廳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所辦法的指導性文件為基礎,根據人才培養特點,結合健康服務專業建設內容,分別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討論互助教學法、視頻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游戲體驗教學法等方法,將生涯規劃作為出發點,與學生共同針對目標、時間、過程、資源、職業、發展等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等相關理論融入、滲透到高職院校體驗式深化課程理論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深刻的對自己進行認識。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整個理論教學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使學生能夠對求職、就業、創業有一個全面、正確的把握。
(2)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對理論教學的一種補充與延伸,能夠進一步鞏固理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踐活動教學方法如下:①高職院校通過開設校友課堂,對學生進行鼓勵性教育。高職院校陸續請往屆優秀的畢業生到校演講,述說畢業生在職業生涯中的工作經驗與光輝事跡,全面激發本院校學生的就業、創業熱情,使在校學生能耗的開展專業學習活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與人生定位。②高職院校通過開設講座,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教育。聘請優秀企業家、相關領導部門等人員到校開設講座,引導學生對未來進行合理規劃。③高等院校通過召開招聘會,促進學生就業。高職院校定期舉辦大中小型的專業招聘會,為學生求職、就業開辟綠色通道,促進學生就業。
2.高職院校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的影響效果
高職院校開設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對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具有積極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增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討論互助教學法、視頻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游戲體驗教學法以及校友課堂、教育講座、招聘會等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將求職方法、就業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從自身發展出發,根據專業知識與職業崗位需求,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版主學生了解職業行情、專業特點,不斷健全學生的人格魅力,使學生能夠擁有堅定的專業信念、穩定的專業思想,為學生初期求職、就業以及后期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在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的影響下,在循序漸進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意識,全面、深刻的認識到學習與實踐的重要性,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在反復的實踐與探索中提升自我,充分利用在校學習時間,提升專業知識與通用技能,為后期職業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2.2提升學生就業滿意度
高職院校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活動,能夠培養學社會能夠就業、創業能力,使學生擁有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在實踐中獲取知識與經驗,實現知識與技能到能力的完美轉化。在整個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過程,將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做好學生職業定位與長遠發展的引導工作,從而增強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的滿意度。
2.3提高學生就業質量
現如今,用人單位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關注學生的應用技能。高職院校通過開設體驗式生涯教育課程,能夠給予學生充足的實踐空間,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將學習能力轉化為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對個人后期發展有一個更深刻、全面的認識。
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開設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分別從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分別出發,通過對學生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教育,充分調動學生在就業活動中的自主能動性,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實現理論知識到實踐技能的完美轉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就業能力,全面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等難題。
參考文獻:
[1]瞿俊.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6.
[2]王敏敏.高職生體驗式生涯課程實踐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1):87-89.
[3]鄧宏寶. 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輔導課程開發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