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工作繁瑣復雜,學生事件無小事,學生事件常常涉及教育學及心理學等方面問題。本文通過案例,運用“費斯汀格法則”,給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以及輔導員自身職業素質提高帶來一定啟示。
【關鍵詞】“費斯汀格法則” 學生工作 啟示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176-01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汀斯格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的。這就是“費斯汀格法則”。
一、案例——一場面試的連鎖反應
朱小,一名15級空乘專業的學生,眉清目秀,學習很認真,成績很優秀,兩學期均在班級排名第二,大一就通過英語四級考試,還自學韓語并考取了等級證書,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周圍的同學以及家長都認為她一定能夠順利通過心儀的航空公司面試。2016年10月,在國航的校招中,朱小發揮失常了,在提問環節被淘汰了,而她的舍友均全部順利通過面試。這一次的失利,讓她變得沉默了,整個人似乎都變了,于是在接下去的海航、揚子江等航空公司的招聘中她均不愿意報名參加,且拒絕別人的幫助,還險些與同學發生爭吵,她對面試產生了一定的恐懼心理,壓力倍增。2016年12月,當同班同學陸續落實實習單位時,她卻因為錯過太多的面試機會而未有著落。
二、“費斯汀格法則”的運用
在學生工作中,作為一名輔導員,像上述案例中朱小的這種情況基本都會遇到。這種類似的問題可以運用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的“費斯汀格法則”來解釋。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的。也就是說,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上述案例中朱小在國航面試中失利,屬于其中的10%,后面她的一系列反應就是那90%,正是她因為她沒有及時調整自己,放棄那90%,才導致最后沒有實習單位。學生本人在面試過程中確實會因為自身的緣故受限,招聘面試也有其特定規則,不會因為某一個人而隨便改變,但是,學生卻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針對性地審視自己,了解不同航空公司的招聘條件和要求并作出改變,就有可能通過努力爭取成為那90%中的一員,才可能取得不一樣的效果。
“費斯汀格法則”對輔導員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也很有借鑒作用。輔導員也許無法控制學生那10%的事情發生,但如果能積極探索高效科學及人性化的處事方法,我們是能夠控制好剩下那90%的事情,從而預防學生事件引起壞的連鎖反應。同樣的,這一法則對于輔導員自身也是適用的。
三、“費斯汀格法則”對學生工作管理的啟示
(一)靜以修身
作為一名輔導員,我們的工作繁瑣復雜,在細微之處才能真正見功夫,這就需要我們掌握工作技巧和方法。除了要擁有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和嚴謹科學的專業精神,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向上的心態。靜以修身,立德樹人。當輔導員掌握一定高效科學的工作策略和方法,那么當她身上發生自己沒有意料到的事情時,才有可能打破“費斯汀格法則”中那10%所帶來的90%的困擾。也只有將自己擺在100%青春有活力的位置,才能切身處地將學生教育這么有意義的事情做得很有意思。
(二)動則知曉
“費斯汀格法則”講述了行為后果,其實想改變這種后果,就是改變心態和行為。在學生群體中,當他們個體發生突發狀況時,要么是以積極樂觀地去面對,要么是消極悲觀地面對,如果一直任由這種消極心態去應對后面的所有事情,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及時地發現以及介入非常重要。這也說明了輔導員要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生,學生一有“動靜”便了如指掌。當然,輔導員不可能時時刻刻陪著所有學生,學生也需要比較獨立的自我成長環境,如何更好地及時察覺學生的低落情緒呢?這就需要輔導員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多走到學生中間,把握學生的基本動態,定期排查,同時豐富信息的來源,建立并掌握好“情報網”,牢記“精準、規范、常態”的工作思路,建立與學生之間的信任感。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心態的調整是別人幫不了的,輔導員也許能做的就是陪伴,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營造陽光的生活學習環境。上述例子中的朱小,正是在輔導員潛移默化地影響下,笑容多了,人自信了,最后在大三第一學期順利地面試航空公司。
(三)誠而致遠
在學生工作中,真誠且積極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面對00后個性鮮明的學生個體時,輔導員要能夠挖掘學生身上不同的閃光點,在亦師亦友中能夠欣賞并尊重學生。如學生受到挫折時,投以鼓勵的目光,給予溫暖的笑容,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重視其心理承受力。因為輔導員不僅是一個管理者還是一個服務者和向導者,當發現學生的“糟糕”處境時,立足于以生為本,誠心傾聽,重視給予學生一定的話語權,適當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以誠動人,以理服人,旨在努力培養主動掌握那90%的能力。在學生工作中,只有積極交流才能溝通順暢,只有溝通順暢才能帶來改變,只有改變才能真正面對各種處境。
學生工作繁瑣,看似雜亂,實在皆有方法。在工作中樂于觀察,善于發現,敢于反思,勤于總結,提煉并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生工作技能技巧,輔之以情,導之以理,圓之以夢。“費斯汀格法則”對學生工作的管理以及輔導員自身能力的提升帶來了一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孫賢奇.掌握人生的90%[J].政工學刊2016,(11):89.
[2]邵火焰.控制好百分之十[J].人事天地,2015,(09):55.
[3]淵聲.你聽過“費斯汀格法則”嗎?[J].天風,2017(06):47.
[4]曾鑫.《一位高校輔導員的100篇“微”日志》[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5]耿乃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李文麗(1988-),女,漢族,廣東汕頭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