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標
【摘要】我國教育改革持續發展,改革范圍和深度也在持續增大,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教學事業受到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當前形勢下,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教育教學活動中仍存在不少問題,阻礙著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健康成長,民族地區的高中教師應重視自主學習模式,并將其應用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培育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少數民族 高中生 自主學習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195-01
自主學習是一種自發性的學習模式,具體是指學生個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評價學習效果的過程及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學會如何學習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重要。”[1]因此,作為一種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可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受益匪淺,也是落實終身學習理念的心理基礎。筆者就如何在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淺淡幾點看法。
1.因材施教,喚醒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為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能夠取得一定效率,學會設置目標是重要前提,其中學生是否具備目標設置的能力是關鍵,是影響高中生自主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生的學習水平和基礎知識參差不齊,教師在培養學生目標設置能力的過程中,應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設置具體的、短期的、可行的目標。同時,讓學生明確完成學習目標的意義和成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完成目標獲得成就感,進而提高學生們設置目標的積極性。在指導高中生設置學習目標時,應先引導學生明確當堂課的學習目標,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分階段設計問題,發散學生思維,然后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材料回答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解決問題。
古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在明確課堂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預習方法。首先,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預習任務時,應始終秉持著因人而異的原則,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對新知識的掌握能力,結合教材,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預習任務,使其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最終實現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第二,豐富學生的預習方法,如任務驅動法、嘗試練習法等,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自主預習的方法和技巧,喚醒高中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們通過自主預習感受到學習的魅力,從而促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2.轉化觀念,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在課程實施上,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機制,將教、學、評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2]可見,課程標準不斷強調教師教學上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雖然當前自主學習備受廣大教師的認可,但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仍然存在重教師主導、輕學生主體的現象。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實施起來仍有一定難度,更遑論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歸根結底,是因為教師擺脫不了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仍沿用單向傳輸、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少數民族的高中生,他們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和思維習慣都與漢族學生具有明顯差別。
鑒于上述情況,教學中就需要解放教師的思想,大膽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傳授一定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首先,在思想觀念上,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核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打造新型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同教師交流、樂于與教師互動,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其次,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出恰當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設問、質疑、猜想和驗證,從而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實踐領悟知識點的形成過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拓展教學,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少數民族的高中教育,由于語言文化與漢族語言文化有一定的差距,僅依靠課堂教學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要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造就他們的時代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課程建設必將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3]因此,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的拓展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給學生設置一些課外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知識對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需要在課堂內外長時間的鍛煉和培養才能形成的。拓展教學,將教學從室內延展到室外,對學生來講,可起到鞏固并運用知識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效的教學就是“師生互動”的教學,因為只有互動,教師和學生才可能獲得相互理解。[4]而這種互動,不僅包括課堂上的,也行包括課外相應的活動。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實驗項目等,利用實踐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進而提升自己綜合素質的作用。
在教育教學事業中,自主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教學活動中,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教學事業發展相對落后,教學成效不明顯,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高中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這就需要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教師轉化自己的教學思想,采用多元化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促進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6:3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3.
[3]廖哲勛、田慧生主編:《課程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515.
[4]高慎英、劉良華著:《有效教學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