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沂
【摘要】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據著重要地位,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應體現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方面,并通過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等實現深度融合。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開展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二者的深度融合,既有助于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更好地解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就業問題和創新問題,還有助于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方向。
一、 深度融合的重要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保障
創新創業教育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增設的教育內容,這一內容不僅直接關系著當代大學生的職業發展和人生追求,也關系著改革開放事業的成敗,因而,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
(二)創新創業教育能夠賦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時代內涵
我國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各行各業亟待創新發展,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既直接承擔了大學生人生規劃、職業選擇的重任,又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更好地認清發展形勢,形成創新理念,激發創新創業能力,從而擔負起大學生長遠發展的教育重任。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模式上互為依托
無論是創新創業教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模式上都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通過課堂理論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創新創業實踐提供理論基礎;同時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具備扎實的政治素養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二、深度融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過程相互分離
當前部分高校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分開單獨進行,然而,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理論,很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單一的創新創業教育只注重培養創新創業技巧,很容易忽略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導致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極易出現思想問題。
(二)教學方法相對簡單
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合過程中,高校一般都會采用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這樣雖然方便學校管理和教師實際教學,但對于學生而言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
要想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必須具備一支業務素質精、實踐能力強的年輕化、復合型教師隊伍。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主要以從事馬克思主義相關研究的教師為主體,對創新創業教育了解不夠,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存在缺陷,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培養。
三、深度融合的現實路徑
(一)轉變傳統教育理念
高校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思路,積極探索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方式,從大學生身心特點出發,不斷培養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創業意識。同時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探索和構建同步教學機制,通過機制的有效落實,切實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實效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既要讓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自主創業思想,同時也要在推進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充分展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要從實際出發,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培育復合型教師。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對具有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教師進行交流培訓、外出指導等,使其掌握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應該加強人才引進,面向社會誠招既具有創新創業經驗、又有一定思想政治水平的優秀人才,補充到教師隊伍之中。
(三)構建教育和實踐平臺
無論是創新創業教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通過實踐方式對教育成果進行檢驗。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學校各種資源,創建大學生創業園和科研基地,讓大學生在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能夠在實踐環節中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總之,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人才能力提升的激勵作用,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創業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占仁.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
育的關系論析[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1): 111-115.
[2]梅曉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大
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1): 125-129.
(作者單位:濟南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