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 要:作文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中占據的地位十分重要,和學生日后的學習及生活之間有密切的關系。依據新課程標準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一定要提升寫作教學力度,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但是現階段我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領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詳細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學方法,希望可以對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效果做出保證。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問題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依據新課標當中提出的要求,初中生的寫作應當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以及條理清晰,并且可以適當地應用聯想及想象,用多樣的方法將自己內心當中的情感展現出來。初中生應當可以在45分鐘之內完成大于等于500字的寫作。寫作教學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促使學生養成一定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更加關注實際生活,逐漸養成熱愛生活的態度。但是以往一段時間當中,初中作文教學就好像是木桶的短板一樣,雖然教師和各個相關部門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卻始終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這不單單是語文教師關心的問題,也得到了我國社會各個領域中相關人士的重視。從某些角度上進行分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這種情況之下,好像是被人們抓住了自己的把柄。雖然也有一些學生的寫作能力比較強,但是這種學生的數量去非常少,并且這種學生的寫作方法一般也不可借鑒,如果強行讓其他學生使用這種寫作模式,難以對寫作效果做出保證。對于作文的恐懼,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其實都有。以往一段時間當中,逐漸涌現出了新概念作文以及新作文等概念,持續開展作文改革工作,但還是有一些作者不滿意現階段作文教學形式。
二、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1.積累更多材料,促使作文的審題及選材生活化
在寫作記敘文的過程中,隨意的編造難以體現真實情感,是學生寫作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引發這個問題的原因是記敘文的選題缺乏新意,對題目價值觀做出的判斷太過單一。學生承擔的心理負擔比較沉重,難以詳細分析作文和生活、學習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將自身的人身感受及體驗帶入,寫出來的文章雖然比較規范,但是卻沒有真實的情感。比方說在寫作“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因為題目當中的教育傾向過于明顯,因此學生的作文題目不是幫助老奶奶過馬路,就是自己撿到錢包之后將其交給老師。夸美紐斯曾經提到過,孩子的智力以及語文能力,應當在合適的材料當中進行練習,以免無謂地浪費孩子的情感及時間。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記敘文寫作教學環節當中,應當積極使用各種渠道積累更多的寫作材料。依據社會熱點問題、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來命題,促使作文及作文教學的選題高度得到保證,以免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真實案例可用。
2.重視文章的結構
記敘文的六要素分別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形成原因、經過以及結構。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環節中,教師完成選題工作之后,首先應當將記敘文的寫作結構確定下來,并對寫作重點形成深入的認識,對記敘文寫作結構的清晰性做出保證。其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材料當中提煉重點內容,深入挖掘材料的意義及內涵,促使學生找尋到精準的情感出發點,對文章思路的流暢性及各個模塊內容的銜接性做出保證。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在寫作之前確定本文的中心思想及提綱,并引導學生在教材及生活當中積極搜尋更多材料,詳細地對材料進行分析,從不同的角度將社會生活反映出來,用真實的情感將生活現象及生活規律呈現在人們的眼前。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問題之外,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檢查,分析自己寫作的文章是否將中心思想作為核心內容,結構是否清晰。在記敘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記敘文的六要素向學生講述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在寫作之前先將文章的框架構建出來,并選擇適應性比較強的事件講述方法,對學生思路的清晰性及文章寫作的流暢性做出保證。
依據上文中的敘述能夠了解到,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環節中,教師應當對學生實際情況形成深入的認識,積極地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對教學模式的針對性做出保證,引導學生逐漸養成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記敘文寫作方法。在適應性比較強的指導方法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促使學生的語文素質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促使學生逐漸走上一條全面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薛運釗.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J].學周刊,2018(23):133-134.
[2]路曉麗.問題化學習在初中語文寫作構思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