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妮麗
摘 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在物理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高效課堂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如何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把握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規律和學科特點,構建真正高效的課堂呢?結合平時教學工作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習積極性
一、高效課堂含義
所謂高效也就是效率最高,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簡而言之為多快好。而高效的物理課堂是指在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重點突出學生的學習的主體地位,真正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通過教師生動,有趣的引導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法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有高效發展。
二、構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方法
1.合理運用問題情境教學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物理課堂中,存在著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比較抽象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運用自然生活展示情境和實驗展示情境。創設一些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物理教學情境,才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既符合初中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又讓學生學得輕松,有趣,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迸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熱情。
在新課教學中,一堂課的開頭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這一環節起著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作用,舉足輕重,牽一發而動全身。
如在學習電磁鐵這節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將電磁鐵上吸引的鐵塊拉開,學生費了很大的力氣也拉不開。當老師操作時,只要悄悄地把電磁鐵斷開,輕輕一拉就可以斷開了,引入電磁鐵。又如慣性的引入:旋轉生熟雞蛋,發現生雞蛋不易旋轉,而熟雞蛋容易旋轉。當生雞蛋旋轉起來以后,用手將其按停,松手后生雞蛋又會旋轉起來,由此引入慣性。
在復習課中,學生往往覺得復習課炒舊飯,可有可無,沒有味道。這時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尤為重要。如在復習“物態變化”這一章時,可以提出一系列問題,引起學生激烈的討論:(1)為什么在夏天冰棒周圍會冒“白氣”,而且所冒“白氣”是向下的?(2)冬天開車出行,發現汽車前窗的玻璃上有一層水霧?(3)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為什么過段時間會消失了?(4)用久的日光燈兩端管壁為什么會發黑?這些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感到復習課也不是那么索然無味了。由于教師連續不斷地啟發,促使學生探索性思維連續不斷,從而主動學習,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活躍物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單是關注個體學生發展,這樣比較片面。更重要的全體學生的全面發面,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活動中都有自己的收獲。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分組進行交流討論來探討問題,在探討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知道自己怎么想的,更可以了解別人的思維模式,然后對自己的答案進行改進和補充,也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能力。如在學習浮力這一節的內容時,物體在上浮、漂浮、懸浮時物體是否受到浮力?學生只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就可以立刻明白這三種情況物體受到浮力,而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浮力呢?這仿佛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大相矛盾,有一定的難度,激發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精神。學生可以通過激烈的小組討論,交流,先是進行合理的猜想,然后根據猜想,小組制訂實施方案,怎樣證實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出物理來自于生活,又融入生活中
物理知識來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和生活中的細節進行仔細觀察,教師同時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有趣的教學實驗現象,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增加物理課堂的有趣性。
比如學生學習光的現象這一章時,有很多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筷子放在空中我們看是直的,而放在水里的筷子怎么變“彎折”了;水中的石頭好像“變淺”了;雨過天晴天空出現的美麗的彩虹;在海面上出現的“海市蜃樓”;門上的貓眼看人是什么樣子。在學習壓強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準備紙杯,在紙杯裝滿水上邊用一張紙蓋住,倒置過來,發現水不會流下來,而且把紙杯向左,向右轉動,水也不會流出來。這點就震撼了學生。一個小小的紙片就能托起一杯水,太不可思議了。這就是大氣壓強的神奇力量。
活用身邊某些生活素材可以把一些抽象、難懂、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概念、規律變得具體、直觀形象,可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便于學生理解物理規律,將學習運用到生活中來。
如:給你一張紙,適當添加一些輔助器材,你能做哪些實驗?
(1)用紙做一個紙鍋,在里面加人適量的水,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在做實驗以前,學生總擔心紙會燒穿。但是實際上過一段時間后,雖然水會沸騰,但紙鍋卻不會燒壞,這一點大大震撼了學生。
(2)用碎紙屑研究聲音的發生。上課時用鼓聲引入,鼓面的小紙屑會伴隨著節奏跳起舞來,按住鼓面,小紙屑也停止跳動。驗證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才能更好地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羅耀章.新課程理念下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探索[J].物理教學探討,2007(23).
[2]王微.物理課堂中的手腦并用[J].發明與創新(中學時代),2010(2).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