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已經開啟。人們沐浴在高效率的陽光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在追求高效率,教育事業也是如此。新課程的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革新教育理念,更要求其創新教育方法。而創新教育的實施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改革。本文就是圍繞如何開展高中數學課堂的創新教學進行的探討。
關鍵詞:數學;高中;創新教學
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比較困難的一部分,這點毋庸置疑。進入高中,數學這一科目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它更加抽象,更加晦澀難懂。導致學生的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再加上高中數學教師多采用傳統的以教為本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上一味地講解、訓練,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高中數學課堂效率低下。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響應新課改的號召,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究創新性的數學課堂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 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部分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節數學課堂成功的關鍵。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就在于它有沒有一個生動有趣的開頭。就好比要做出一鍋美味的湯,灑在湯中的鹽就是關鍵。雖然不多,卻無可取代。課堂導入就相當于鹽的地位。因此,課堂導入部分是高中數學教師進行課堂創新的首要關注點所在,教師必須對課堂導入這一部分進行不斷地進行改進與創新,并且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找到最適合導入的方式。
例如:筆者在進行《集合的含義及其表示》這一節的教學時,就采用了生活情景導入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首先,筆者根據學生初中所在的學校進行分組,將相同學校的同學聚在一起,然后課堂上就會出現好多人數不等的小組。而且,學生都比較好奇老師為什么要這么做,對這節課充滿了興趣。此時,筆者再引入該節課的教學內容,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這種情況在數學上就可以看作是集合了,那你們可以從自己的情況中找到元素的性質嗎?”就此開始本節課的講解,此時課堂氛圍十分輕松活躍,效率也因此提高。
二、 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比較繁重的高中數學教學任務,教師在每節課上都占據了主動地位,盡可能多的將本節課的知識一股腦的全部講解給學生,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思考,只需要聽老師的講課就好。這樣做導致的弊端是: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學到了知識,而沒有學會知識。簡單的題目他們是可以做出來的,但一遇到稍微復雜一點的題目,他們可能就束手無策。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為學生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課的學習。
例如:筆者在進行《空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時,異面直線屬于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它的抽象性讓學生無法清楚地去了解異面直線的定義。因此,筆者設計了一連串問題,首先,筆者問學生:“你們可以用筆擺出異面直線嗎?”,學生就會根據他們對異面直線的理解,思考著進行實驗,然后筆者又接著問:“你們能在正方體中找出異面的直線嗎?”此時,學生的思維開始由實際性走向抽象性,他們會先進行想象,然后思考后進行回答。最后,筆者問:“你們可以在紙上畫出兩條異面直線嗎?”最后這個問題,同學們思考實踐之后會對異面直線有進一步的認識。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讓學生對異面直線的定義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
三、 共同參與的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陣地,它是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一項活動。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環節非常重要,傳統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比較單一,時間久了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在這個環節進行創新,采用多樣性的合作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有很多種形式:生生討論、師生討論、辯論等等,這樣做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筆者在進行《計數原理》這一節的教學時,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兩個基本的計數原理,而是首先為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從甲地到乙地每天有火車3班,汽車8班,飛機2班,問一天內由甲地到乙地,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和“兩個書櫥,一個書櫥內有7本不同的小說,另一個書櫥內有5本不同的教科書。現從兩個書櫥任取一本書的取法有幾種?”問題本身很簡單,筆者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思路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通過合作得出結論,然后教師參與進來,再對其進行歸納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學生就可以輕松掌握。而且學生可以參與獲得知識的實踐過程,享受獲得知識的滿足感。
總之,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不斷變化的教育教學環境則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具體而言就是要將創新教學貫徹落實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在不斷的反思中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創新,以保證數學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參考文獻:
[1]張健.注重高中數學教學創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8(06):89-90.
[2]施龍銀.創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之階梯——芻議高中數學創新教學有效策略[J].新課程(下),2018(01):159.
作者簡介:
丁小剛,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