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樂 曾興隆
摘要:十九大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一個全新的角度加強了人民對于共產黨執政規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價值、時代發展方向的認知。而我們高校,在培養人才、發展人才的過程中更要將十九大精神貫徹到日常教學工作中。本文將對十九大精神進行闡釋,證明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對如何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詳細探討。
關鍵詞:十九大精神 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137-02
十九大報告是對自十八大以來國家的變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的總結,全方面展現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黨中央解決了大量的難題,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戰略。十九大精神推動著黨和政府進一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充分滿足了我國在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社會主義體系發展的基石,對于大學生而言,領悟十九大精神是一門必修課,也是未來人才發展的思想政治基礎。
一、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必然性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融合與傳承,并且會議指出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我國正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一個更美好更欣欣向榮的社會。在這個新的階段我們也有著新的任務,對于高校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習十九大精神就是一項重大的任務,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在這個新階段得到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同時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應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各個層面之上,教育的重要作用均被多次強調,這些都深刻表明對于背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人才任務的高校而言,我們應當跟隨黨的領導,在教育事業中徹底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發展教育事業的質量與內涵,讓當代大學生更貼近黨的十九大精神。總而言之,這是帶領高校學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方式
(1)提升思政教育課堂的活力。要想讓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升思政教育課堂的活力。如何提升思政教育課堂的活力呢?首先是“語言要活”,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時,語言應當更加通俗易懂,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避免讓大學生覺得課堂內容空洞乏味,在循循善誘的語言中,逐步帶領大學生了解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的重要事件和歷史性變革,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價值,感受跟隨黨的領導的正確性,進而具體學習十九大精神包括哪些。其次是“模式要活”,教師在工作中應當增加更多教學方式,提升課堂的互動性,比如“分組討論”“上臺演講”等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更高,一改傳統的老師一人在講臺上授課的模式,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了解十九大精神,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偉大而深刻的思想。最后是“載體要活”,對于思政課堂的學習載體,教師應當不斷創新,可以利用合適的App進行線上線下的學習。在線上,學生可以觀看相關視頻,在圖像和聲音的雙重輔助下開展對十九大精神的學習,還可以閱讀相關文獻,對于十九大精神有一個更加系統的認知。在線下,可以統一組織開展各類參觀訪問的活動,讓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學習,了解十九大精神在生活中的體現。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拍攝相關內容的短視頻,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一種自主的氛圍下感悟十九大精神。
因此,提升思政課堂的活力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通過這種富有親和力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心理上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從而實現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2)開展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作為校園的重要一份子,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對十九大精神深入領悟,在校園活動的刺激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高校在開展十九大精神宣傳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通過校園雜志、校園廣播、校園宣傳欄這些媒介上進行宣傳,還應該利用大學生更感興趣的網絡媒體進行推廣,比如在學校公眾號上推送關于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相關文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娛樂中也可以感受到十九大精神的光輝,在日常上網瀏覽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可以舉辦關于十九大精神的征文活動,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內涵及價值,感悟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精髓。與此同時,校內還可應當舉辦相關的座談會,通過宣講的模式,在學生之間傳播十九大精神。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的同時,對于將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下轉第136頁)(上接第137頁)工作也大有裨益。
(3)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高校幫助大學生認識社會、服務社會、學習十九大精神的方式還有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比如社區公益活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通過深入基層的方式,幫助學生感受什么是紅色革命,什么是十九大精神,親身體會農村地區天翻地覆的變化,了解自十八大以后,在黨的帶領下,國家發生的根本性、歷史性、深層次的創造性變革。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所擁有的能力運用到服務基層建設中,為新時代的特色社會主義作出貢獻。在此過程之中,學生對于十九大精神的學習會更上一層樓,對特色社會主義的領悟會更徹底,將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標也隨之達成。
(4)引領大學生黨員的發展。目前大學生中廣泛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于黨的知識和歷史了解不足,學生黨員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也不夠充分。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當引領學生黨員的發展,針對學生黨員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黨員對自己的身份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在廣大學生群眾中發揮先鋒領導作用,以自身為模范,引導更多大學生學習十九大精神理念,提高政治素養,能夠始終跟隨黨的領導,走在時代的前沿。具體操作是多開展黨課、黨組織生活日,不僅能增進黨員之間的感情,提升黨員素質,還可以帶動更多大學生加入共產黨,更全面地了解黨組織生活,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鍛煉自身意志,全身心投入實踐活動,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梁。十九大精神也會在開展黨員工作的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十九大精神的學習是我國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將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正確價值觀的建設對于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在對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應充分讓大學生正確理解十九大的核心價值觀,并進行價值觀的建設。引導當代大學生投身于我國偉大目標的建設,成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教育時,應充分考慮大學生的當代需求,將十九大精神充分融入現代思想,提升其對于大學生的適應性,進行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孟繁博.將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理論與當代,2018(7):9-10.
[2]相麗,相燕.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7).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