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莊子及其代表作品《逍遙游》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消極避世”的代名詞,但在當今社會其思想卻極具時代價值,尤其是其成才觀所彰顯出的人生態度,啟迪著我們當代高中生如何去理性地看待問題、如何去認真地對待學習及生活。
關鍵詞:莊子成才觀;高中生;啟發
引言
道學作為一個主流學派,凝聚了莊子及其他學者的智慧,探討并回答了很多博大精深的問題,時至今日仍能給我們一定的啟發,具有劃時代的精神價值。本文將以《逍遙游》為學習背景,在探索莊子成才觀的基礎上,剖析其思想為我們帶來的啟發,以期讓更多同學對其有更加客觀、公正的認識。
一、《逍遙游》中的典故解讀
莊子在《逍遙游》中引用了很多的典故,并借助典故來教我們一些道理。首先是通過“北冥有魚”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學習還是做事都并非朝夕而就,都得經歷一個認真積累、不斷鍛煉和磨礪的過程,當自身有了一定實力時才能朝著目標前進,從而達到“怒而飛”的狀態,將自身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其次,通過“蜩鳩笑鵬”的故事(沒有遠大抱負及廣闊視野的小蟲子和小鳥卻嘲笑大鵬南飛萬里的志向),告訴我們即使我們久居學校這樣封閉的環境,一時液沒有辦法擺脫這樣的處境,但我們也必須多與外界交流,多去從生活中汲取養分,不斷地去擴展自身的視野,讓自己的心靈能夠擺脫封閉的枷鎖,從而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再次,莊子通過“肩吾之惑”的故事(接輿給肩吾講了一個神人的故事,肩吾認為故事大而無為不能相信,于是帶著困惑請教連叔),告訴我們身處物欲橫流和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我們難免不經歷世俗的影響及考驗,但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堅守自我,保持本真,而要做到這一點則應不斷地學習,吸收知識的精華和營養,從而讓自己擁有健全的心智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最終不至于被世俗所染;最后,通過“無用之用”的故事(莊子和惠子討論大葫蘆功能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做事亦或是人生,都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而我們不能因此而喪失信心和動力,相反我們應該更好地去了解自己,去挖掘自己的潛能,勇于打破常規去利用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東西,從而去創新,以小見大,幫助自己解決困難。
二、莊子成才之道的方法
在筆者看來,莊子在《逍遙游》中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成才的道路,并也暗示了我們成才的具體方法:
第一,成才必須確立遠大目標。用大鵬南冥的志向告訴我們只有先確立遠大的目標,才能給人生一個準確的方向;第二,必須樹立信心。文章開篇就說北冥有魚的故事,目的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可塑性,而要成才,有了目標還遠遠不夠,還得有李白一樣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第三,必須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借用許由拋棄浮華追求自身真正價值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成才還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指引人生方向,否則學問再多,方向錯誤都會害人害己;第四,必須厚積薄發,開拓視野。要成才還必須學會不斷的積累和沉淀,只有掌握了充足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地開拓自身的視野,發散自身的思維,才能不斷地為前行提供動力和可能;第五,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要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就得充分了解這個社會及自然的規律,將自身置身于社會中去激發潛能,保持自我的獨立,并善用身邊事物進行創新,以促進自身的長足發展;最后,必須創造有利的環境,創造合適的時機。成才除了主觀努力,還得借助一定的客觀因素,因此我們要不斷“吸風飲露”,通過學習汲取社會文化的各種精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待高考這樣的合適時機,讓自己進入理想的大學殿堂,從而展翅翱翔。
三、莊子成才之道對高中生及其人生的啟發作用
在找到人生道路及成才方法的基礎上,我們還得注意莊子給與我們的以下幾個方面的啟發,以幫助自己更好地前行:
第一,保持寧靜的心態和理想的人格,于浮躁的社會中擁有一方精神樂土,以給自己提供休息和補給,以便更好地輕裝上陣。很多人抨擊莊子的這種逍遙型的理想人格,認為其與我們當今格格不入,其實不然,莊子無疑是想警醒我們做一個個性張揚、不為物累、心性寧靜的獨立自我,對于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我們的理性意識,并激勵我們以獨立的心態去探索世界,尋求人生的答案。科技在不斷發展,知識及產品也在不斷更新,若我們不打破精神的枷鎖,不去積極思索、勇敢攀登和大膽創新,就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第二,順其自然,珍愛生命,保持健康,在挫折、失敗和不幸面前學會自我心理調適。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順其自然,對生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寬容,領略生活真正的美;在激烈競爭、挫敗乃至不幸面前,一切以生命和健康為重,要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和負面情緒調節,以開放豁達的心態去處理,去宣泄和排解,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去轉移和升華而不是逃避,避免出現心理問題、疾病甚至是自殺,從而使大問題化小,小問題化了。一個真正的人才,除了學業、事業及人生成功之外,身體和心理健康同樣重要。因此,在人生不如意之時,我們可以試著停下腳步,去釋放壓力,儲蓄力量,豐富自己,鍛造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再游刃有余,逍遙自在。
四、結語
不可否認,莊子的《逍遙游》中夾雜著一些消極混世的思想,但他對人生的觀察卻是深入的,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及他主張的成才觀,對我們高中生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們在學習時要批判地接受其精髓,認真領悟其良苦用心,不斷去積蓄力量,磨礪人格,健全心智,從而在成長與成才的道路上更好地迎接競爭、困難和挑戰,走得更加瀟灑和自由。
參考文獻:
[1]高峰,胡茂新.從儒道博弈看莊子《逍遙游》的當代價值[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7 (03).
[2]祁青元.由《逍遙游》看莊子的人生智慧[J],文學教育,2018 (05).
作者簡介:苑芳菲(2001.05—)女,民族:漢,籍貫:遼寧錦州,渤海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