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城市化發展得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他們開始反思并開始在公共空間進行新的探索。公共空間設計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公共空間設計作為原始生態概念設計的一種新的發展趨勢,逐漸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中也成為一種新的力量。
關鍵詞:公共空間;原生態設計;空間環境
原生態設計立足于地理特征、文明智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巧妙運用本土特色的視覺語言進行藝術創作。原有的生態設計理念強調應努力將生態平衡和環境和諧融入公共空間藝術中,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它所追求的是一種從生態學的角度創造理性生態觀的藝術作品。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因而引起了公眾的共鳴。它通過一種恰當、和諧、文明的藝術表現形式反映出來。
一、原生態公共空間設計思想的內涵及特征
1.1原生態公共空間設計思想的內涵
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變化,我們對周圍的生活空間環境的認識也有所提高。公共空間藝術的發展趨勢將逐漸演變為自然平衡、和諧發展、城市文明和藝術品質。同時,在新型公共空間藝術作品的創作中,設計者必須把保護居住環境和傳承歷史文明作為首要任務,并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建設公共藝術,遵循原有的生態理念。制定長期計劃,滿足公眾的社會審美要求。
當前公共空間設計的主題已經成為原生態和原生態思想,這也為創造公共空間藝術的設計師創造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設計師要從自然、文明、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以及文化保護的角度出發去設計公共空間,以此來實現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與公共空間藝術真正互動的效果[1]。
1.2原生態公共空間設計思想的特征
原生態設計理念的重點在于,在實施計劃的每個階段,都需要盡可能地整合成本和生態制約。原生態計劃的理念體現了觀念的轉變,建議設計者放棄不切實際的計劃,體現計劃的重點在于如何與生態協調一致,與公共環境相一致,并且在體現功能和美感的前提下,使設計的質量更好。從公共環境的原始生態理念出發,原生態的設計形式展現著與生態相協調、與當代設計理念相一致、與設計作品的質量相契合等主要特點。原生態設計理念正是需要寫入的新的動力與源泉,也是我們在這種社會現狀下尋求的設計理念[2]。
二、原生態設計在公共空間環境應用中的現狀
在公共空間藝術的設計中,設計師必須對生活環境、物質資源、過去的歷史、人文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一個全面而詳細的了解。設計師在創作新作品時,往往遵循一定的自然生態原則,觀察生態規律對人們生活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從而做出有價值的作品,以多種方式滿足人們的需求。從現有的各種藝術作品來看,公共空間藝術在保護空間環境方面發揮著更積極的作用。它沒有固定的標準或固定的表達方式。它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使人們生活得更加充實。它將會有更多的新特性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例如,如何變得更加環保,如何節約更多的資源,如何擺脫商業價值,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使其真正回歸自然,等等。
三、原生態設計在公共空間中的應用
3.1原生態理念融入公共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
現代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密切相關。因此,將原生態計劃理念充分的在公共藝術中發揮其作用方面也是十分必要的,與此同時這種改動思路也在公共藝術的計劃中出現,這樣才能使人們的生活開啟全新的旅程。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中,藝術家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思維,使整個作品充滿“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藝術作品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自然性、真實性和象征性的意義,盡最大可能的展示出“以人為本”的主題。顯而易見,公共藝術的展現形式有很多種,它不僅能在不同的公共藝術空間中體現,也能在同屬于同一個公共藝術空間但構成要素不同的方面得以體現[3]。
3.2原生態設計與空間環境的結合融合之美
原生態設計與空間環境融合的美,是指在公共空間藝術創作和展示的整個過程中,主要的焦點是統一環境、材料與整體作品的外觀等,以此實現和諧統一。為了使公共空間的藝術表現得突出和完美,它的存在方式和空間環境必須是綠色的、生態的、無污染的、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并且必須被公眾所喜愛。因此,關注生態環境的綠色健康發展道路,是公共空間藝術設計師需要處理的首要任務[4]。
四、總結
對公共空間藝術原始生態設計概念的討論不是一種自我強加的狀態,而是一種漸進的發展過程。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也會給公共空間藝術越來越完整的內容。然而,無論當今時代的變化有多大或有多快,人們都不應忘記自己的身體健康、社會穩定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存空間環境提出要求,就是只能不斷提高。因此,原生態計劃的理念是盡一切努力將生態平衡與環境的和諧融入公共空間藝術,滿足人們的大部分日常需求。所尋求的是一種能從生態的角度出發創造出一種合理的又可以與大眾內心產生共鳴的有著一定文化底蘊的藝術作品,并以一種適當的、和諧的、文明的藝術表現形式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姜竹青.公共空間藝術漫步[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1
[2]汪智強.論原生態理念對包裝設計的影響[J].江蘇: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3]陳宓.公共藝術的設計美學[J].安徽:科教文匯,2008(24)
[4]W.R.Mead.Kalevala and the Rise of Finnish Narionality[J].Folklore.1999.1
作者簡介
胡雪(1994.8—),女,漢族,遼寧阜新,17級在讀研究生,美術學專業。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