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真瓊
課堂教學是各個學科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提高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因此,在這一階段著重提高教學有效性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新課標下,亟待解決的是英語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這就使得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不斷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分析、總結、提煉教學經驗,按照英語新課標所提出的目標要求改善和完善教學措施,不斷實踐研究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讓初中英語教學真正的活色生香,巧妙設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從而實現教與學的雙贏局面。筆者就初中新課標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做一探究,與同仁們一起商榷。
一、采用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生熱情
新課標提倡教師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從而引導中學生從任務出發,為順利完成任務不斷地進行自主思考、開展調查、交流討論、合作探究等,其間習得和運用英語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例如,教學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一課,在這一課的Reading中,是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她說幫助別人改變了她的生活。)如何讓學生理解這句話呢?并能夠較快地引導學生感興趣地去閱讀課文。教師以分組討論的方式就生活中有哪些人需要幫助,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等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生討論后,小組歸納出了幾個特殊人群,如老人、孩子、孤兒、災民、殘疾人。遇到老人提不動東西時可以幫著提一下,遇到孩子玩耍不小心摔倒,可以扶起他們,逗他們開心,遇到孤兒,要給予一些物質幫助,遇到災民要獻出愛心捐款捐物,遇到殘疾人,要提供方便。這些回答正是迎合了主題,由此也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起來。任務型教學實際上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過人物的引領,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進行英語學習,并遵循先聽、讀,后說、寫的設計順序,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
二、督促學生自主學習,突出主體地位
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師的教學任務重點不是教,而是教會學生學。因此,英語這一特殊的語言工具,需要學生在掌握該語言基本知識外,還要掌握運用技能。在課堂教學雙向互動過程中,教師做好組織者、引導者,教授學生一定的學習技巧,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交給學生,促其發揮最大的主動性,圍繞學生展開教學活動。例如,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課,教師要求學生分組現場帶來制作奶昔所需要的食材,提供制作香蕉奶昔的視頻流程,讓學生認真觀看并親手制作香蕉奶昔,相互品嘗奶昔,一方面讓學生觀看制作奶昔的英語視頻,其中包含有本節課所需要學生掌握的peel,cut up,put...into,pour,turn on等詞匯,制造學習英語的現場感,同時學生動手制作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一邊聽一邊記,一邊學一邊做。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全情投入,教師點撥指導,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靈活教學,實現了教與學的有效融合。
三、尊重差異,分層教學
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不同,教師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或者是提問時,不能只有一種設計,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設計,從而增強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一個整體的教學目標,還要有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的設計,課終檢查不同層次學生是否達標。以課堂提問為例,課堂提問的設計要難易相結合,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設計,同時還要給予各類學生同等的回答問題的機會。對優等生少講多練,盡量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注重培養優等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中等生,則進行精講精練,不斷夯實他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對于接受能力弱、認知水平較差的學生,則要淺講多練,降低要求,設計比較容易的問題和設計易達到的教學任務,從而增強這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仍以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一課為例,在教師讓學生討論什么樣的人需要幫助時,要求優等生不僅能夠用英語說出人群,還能講出幫助的具體細節。We need to help the blind man and lead him across the road when he walks. Hold him up when he needs to go up the steps.對于中等生,可以說說簡單的幫助辦法。Orphans need love. We can give
them small gifts.而對于低層次的學生,則需要說出何種人群需要幫助。The old people need our help.通過分層教學,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參與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與此同時,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是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后,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讓學生感受到動力,從而不斷調整自己學習的步伐,獲得共同進步。
總之,在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堂的活力和生機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才能讓整個教學活色生香,取得預期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