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候選
摘 要:“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于2017年秋季正式進入課堂。新教材無論是編寫思想還是教材內容等都發生了許多變化。其中,它把“立德樹人”作為指導思想。從三個方面來初步探析“‘部編本初中語文課堂如何聚焦立德樹人”這一問題。
關鍵詞:部編本;初中語文;立德樹人;新課標
“部編本”即“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于2017年9月正式在全國校園啟用。這次教材的大“換血”,對語文課堂教學帶來巨大的影響。
“部編本”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在《“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中指出:“‘部編本語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較高的。重視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指導思想明確,措施落實。價值觀的體現注意整體規劃,有機滲透,化為語文的‘血肉。這套教材處處都注意立德樹人,卻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潤物無聲。”中國自古有“文以載道”的傳統,初中語文教材就是要載“立德樹人”這一“道”的主陣地之一。
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談一談對初中語文課堂如何聚焦立德樹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語文課堂以立德樹人為先
《左傳》云:“大上有立德。”教育之根本在于育人。2014年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載體。這是由語文這一學科特點決定的。
新課標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人文性”就是通過語文課堂的熏陶,立德樹人,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最終形成健全的人格。語文學科的本身特點就決定著課堂要以立德樹人為先。同時,“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以立德樹人為先,還是國家意志的體現。
二、初中語文課堂探索立德樹人的途徑
“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要處處注意“立德樹人”,探索多種有效的途徑,切實發揮語文教材“育人”的功能。
1.深入挖掘“部編本”教材,課課立德樹人
初中語文課堂是實踐“立德樹人”最主要的陣地,語文老師要在每個課堂加以貫徹。筆者在每一篇課文中貫徹“立德樹人”。如“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陳太丘與友期》這一課,教學完成文言文字詞句之后,筆者把主要時間放在“分析人物,明事理”這一環節上。先分析陳太丘朋友這一人物形象,從“過中不至”“非人哉”這一友人的言行設疑,讓學生討論分析這一人物形象。學生得出友人“過中不至”是“無信”、對子罵父是“無禮”的結論,最終明確做人要講誠信、講禮貌的道理。學生這一分析討論的過程就是教材“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過程。筆者還拓展到課外,補充一則《曾子殺豬》的文言文,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做人要講誠信的道理。在課堂的最后環節——布置作業,筆者還布置學生去收集誠信名言和誠信故事。課文分析討論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無聲的熏陶。其實,只要深入挖掘初中語文教材,每個教材都可以有立德樹人的功能。為落實這一根本任務,初中語文課堂要做到篇篇立德樹人、課課立德樹人。
2.充分利用綜合性學習活動立德樹人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更可以實現“立德樹人”的功能。如筆者在組織“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天下國家》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時,分組收集資料。一組分類收集愛國短視頻、愛國動畫,二組分類收集愛國故事(包含本地愛國故事),三組分類收集愛國詩詞,四組分類收集愛國名言。每個小組成員都有不同的分工,這體現綜合性學習活動“合作探究”的特點。接著各組用PPT或視頻的形式在課堂展示活動成果。學生這一活動的過程,就是立德樹人的過程。
三、初中語文課堂探索立德樹人的方法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3]這就要求語文課堂要滲透“立德樹人”。但這并不是和學生講大道理,也不說教,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
1.活動法
開拓征文、演講主題活動、班報等陣地。每個月開展班級征文活動,結合學校的征文,要求全體學生參與。如筆者通過組織“紅旗飄飄,引我成長”“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等主題活動,通過演講、征文等形式實現立德樹人。
2.多媒體法
語文課堂利用PPT、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相關內容。如筆者抓住學生喜歡動畫的特點,經常用一些動畫視頻作為課堂導入。如播放《鄭成功收復臺灣》(領土完整,不容侵犯)、《領導僑眾抗日》(陳嘉庚的愛國事跡)等動畫短視頻。動畫視頻與課文相關聯,更重要的是這一環節實現了“育人”的目標。
3.作文立意法
每次作文訓練,筆者要求學生立意要正確。如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寫出人物的精神》作文訓練,筆者出示文天祥拒不降元的圖片及《過零丁洋》這首詩歌,讓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通過對文天祥當時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的描寫,寫出人物的精神。這一次訓練是滲透“立德樹人”思想的寫作過程。
總之,“部編本”初中語文課堂要聚焦立德樹人,積極探索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深入挖掘語文教材,探索實用的方法,以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參考文獻:
汪雅婧.“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編寫特色及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