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灝 邵李麗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的今天,初中時期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是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提高教育者的素養,提高學生自我防范意識,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利用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這幾大方面,積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為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學科;初中生;信息素養;培養
一、提高教育者的素養
網絡信息是一把雙刃劍,多數不好的信息是來自網絡軟件,但是真正制作出這些信息的是人,因為互聯網是由人設計的,人們控制著網絡信息的流動,控制著網絡教育的發展。老師在面對錯綜復雜的信息時,要有一雙“火眼金睛”,在廣闊的空間中幫助學生排除掉不好的信息,使學生更好發展。
例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些信息,這就要求教師對于信息有較強處理能力,在學生發展的時期,讓學生明白并且學會判斷網絡上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要回避的,而不是一律的接受,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而且老師還應該讓學生學會自律,給自己制定合適的上網時間,該下網時,果斷地關掉電腦。老師應該讓學生在網絡中感受到世間更多的真、善、美,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并且自身還應該有很堅定的立場,杜絕不好的信息。在信息傳播中,不能喪失自己的民族意識,時刻維護祖國在網絡上的民族文化主權,只有老師自身真正地做到言傳身教,才能給學生一片綠色的信息空間。
二、提高學生自我防范意識
在這個信息時代,網絡信息流傳的飛快,頻頻傳出一些駭人聽聞的消息,信息的容量已經超過了人們的承受能力。那么作為中學生,處于弱勢階段的孩子,面對眾多的網絡信息,又該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保護好自己,健康成長呢?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信息素養了。例如,作為中學生不應該一味地回避不好的信息,因為網絡消息過多,學生也無法做到完全回避不好的消息,那么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些消息,學生還是要選擇積極應對,不能忽視信息給生活帶來的沖擊,而是有意識進行自我判斷,形成自己的成熟的三觀,有自己的是非觀,從而改變信息對自己心理上的負面影響,接受更多來自信息的正能量。學生在面對信息時結合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選取自己需要信息。畢竟生活不可能只有善沒有惡,真正的生活本來就是豐富的。雖然說學生要學會主動接觸信息,可是網絡上的信息畢竟只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空間,那些虛擬的人際關系還是代替不了現實生活中的友誼、關愛,所以學生要學會將網絡與現實生活分離開來,不要太過沉迷于網絡交友,而是應該多關心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注重自己的現實生活。為了使學生安全地成長,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上網安全意識,對于虛擬世界的人心理要設防,要學會自我保護。因為誰也不知道在屏幕后,真正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三、提高中學生的道德素養
在培養中學生的信息素養時,老師應該更注重培養學生對于信息的價值觀念。當學生對于生活和網絡有一定的敏銳度時,他就有了很強的信息注意力,那么就能比其他人更快、更準地得到信息,并使所得到的信息在自己的生活、學習上及時發揮作用。例如,一個有較強的信息敏感度的人,他在生活中碰到一些突發的狀況,對于身邊的消息會產生一些及時的反應,并且能夠向更深層次的發展——直接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比起一般人更善于在生活中的現象里,獲取自己想要的有價值的信息。但是老師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消息都是學生能夠加以利用的,而是面對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時,學生應該有自己的道德判斷標準,將信息的利用建立在道德之上。只有獲取信息的人具有很高的道德品格理念,那么才會對信息的所有權、公共信息資源的安全有著自己正確的看法,而不是為一己私利,亂用、不去在乎他人的感受。所以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方面。
四、利用課程資源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作為中學生很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而在學校教育中大量時間又是在各門學科的教育中度過,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利用課程進行培養是最好的方法。教師應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自主學習,使學生有更好的控制信息的能力。例如,地理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熟練運用衛星地圖獲取某一地點的定位,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查閱資料、開拓美學的視野等,另外還可以專門開發一些其他課程的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學科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加強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在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初中學習生活得以升華,并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肖偉波,楊自娟.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