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仁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教師不斷結合優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內容就初中階段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問題;有效性
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對教材進行閱讀分析,重點部分進行標注處理,而學生往往是采取反復記憶重點知識的方式來學習歷史,隨著新課改逐漸深入貫徹,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指導與教育?,F行的教學模式漸漸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需要不斷做出改變。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學科重要知識點。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動力欠缺
在初中教學中,由于歷史科目往往被作為副科進行教學,其成績的高低對學生整體成績的影響并不大,從而造成學生在保證主科目成績的前提下對歷史學習沒有足夠的重視。同時由于歷史教學內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為久遠,讓學生覺得較為枯燥,因而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實際上,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能實事求是地基于學生的狀況及教學知識點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這樣不僅不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同樣也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極大地降低學生對歷史科目的學習興趣。
3.課堂教學缺少有效的互動
學生作為接受知識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了解學生的內心獲知學生的想法,從而結合學生興趣進行教學。但是,在現今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并沒有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針對學生有疑問的地方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回答,同時對于學生錯誤的問題也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造成了部分學生對歷史的誤解。因此,在學生提出錯誤的問題時教師應當及時講解,并且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索與研究。否則不僅浪費教學時間,也不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深入探索歷史教學有效性
1.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動力,讓學生想學歷史。歷史其實是豐富多彩的,學習歷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長期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呈下降趨勢,因此,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鴉片戰爭這一內容時,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鴉片戰爭》這一影片,此影片主要講了英國源源不斷地向我國輸入鴉片,道光皇帝感到岌岌可危,便命令林則徐前往廣州禁煙的事。雖然這是一部影片,但與歷史緊密連接,與教學內容也正好相符,學生在觀看時就會更加了解這一內容,觀看后教師再加以講授,這樣學生對鴉片戰爭的內容印象也更加深刻,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想要去探究更多的歷史。
2.因材施教,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在初中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教學,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進行刺激教學,從而激發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歷史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歷史知識和問題的辯論賽,通過辯論賽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與他人的差距,促進學生在辯論賽中增加自身的歷史知識,通過辯論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自覺地進行歷史學習。如在分析“秦始皇功過”時,我引導學生就自身學到的知識對秦始皇的功與過進行辯論,讓小組長通過對辯論的題材進行任務劃分,不僅凝聚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還讓學生在辯論賽的過程中獲得了相應的歷史知識,更加鞏固了歷史知識的基礎。
3.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脫離現實生活,要努力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同時能夠很好地把握歷史事件的現實價值。例如,教師在講授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可以聯合現代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關系進行拓展分析。除了國事活動,中方還將安排兩國元首進行小范圍、非正式互動,并且簽署了一些商業合作協議,涵蓋生命科學、航空、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總計約90億美元。這樣的添加有益于學生對世界各國國情的了解,也能夠使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知識掌握得更加具體。作為歷史教師,不脫離現實生活進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的含 義,把握歷史事件的現實價值。
歷史課的教學應該形象生動,不應太刻板,教師不僅要將歷史事件準確傳授給學生,也要注重歷史與現實生活的結合,使學生在歷史事件中總結經驗,更重要的是要看向未來,同時也要時刻提醒學生勿忘國恥,牢記歷史,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歷史課程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有很大作用,如果學生能夠了解現在的生活是多少人用汗水鮮血換來的,就會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若少一次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良習慣,學習歷史的教育目標就實現了。因此,歷史課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意義重大,教師和學生都應重視。
參考文獻:
[1]彭雙江.對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69.
[2]金斐.貫徹“學講”,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從開皇之治到貞觀之治》的教學為例[J].新課程(中旬),2016(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