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歌元
摘 要:有句名言道:“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富強發達的不竭動力?!彼?,對于當今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眾所周知,初中正是培養中國學生道德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而語文更具有語言傳播和思想傳達的作用。作為當代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參與到新課程的改革之中,應當責無旁貸地挑起培養當今中學生創造能力的重任,為當今新中國培養全面性新人才作出貢獻。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新能力;意義
一、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生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學生群體,常言道:“興趣是學生成才的起點。”好的興趣的開發,是學生熱愛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創新意識的火花。作為當今新時代的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應該采取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培養良好的創新思維做鋪墊,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文化知識的意識。
當然,這種良好的意識不能僅僅地靠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述來啟發,每個學生對不同的事物所表達的興趣不同,但在初中繁忙的學習中,音樂既可以為學生緩解學習壓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老師在語文課堂上講述《沁園春雪》時,引出當時作者的寫作背景,并用音樂播放的形式播放課文朗誦,通過鏗鏘有力的朗讀以及令人振奮人心的背景音樂,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就會有好的學習效果。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這就要看老師如何在課堂中激發學生的潛力。如在講述語文課文時,可以根據課文背后的深層含義來選擇合適的音樂插入其中,這樣既能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又可以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放松,為學生能夠愉悅地探索課本知識、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引入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在當今教學中,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中往往會引入PPT教學,可是有些老師單純地將課文機械地移入PPT,這樣照搬照念是沒有任何效果的,也并不會因為有了PPT的教學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為學生提供音頻和視頻教學,由此來引入新的教學情景,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創新的能力。如,在學習《愚公移山》這一節課時,引用PPT為學生引入關于愚公移山的歷史文化知識并引入相關的影視資料,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的環境,這樣不僅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供很好的教學氛圍,同時也可以節約教師的授課時間,為老師課堂提問、課堂作業的講解節省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在教學的同時也應該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擴展,如,在學習《愚公移山》的課文時,可以提問學生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是否有像愚公一樣精神的人,引起學生的思考,進行有效辯論,并對比進行總結。這樣一來,不僅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思考,而且間接地能讓學生慢慢去體味語文蘊含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思維。
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創新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痹趯W習課文的同時,語文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大膽地去猜想,善于解決問題。如果學生遇到難題,就應該去鼓勵學生思考,去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哪怕結果不盡如人意。這樣學生不僅能通過此問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可以很好地去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在學習《格列佛游記》時,先介紹作者寫作的背景以及文章的內容,引出作者敢于大膽想象、敢于思考的品質,鼓勵學生敢于向權威發出挑戰,敢于質疑,并能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通過這樣讓學生打破常規,從而增強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四、注意課外實踐的能力,提高創新能力
語文課堂不僅僅是學習理論知識的場所,更是培養學生課外實踐操作能力的舞臺,進而進一步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對一些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認真體會課文中的人物特點,然后通過讓學生上臺表演節目,既鍛煉了學生的上臺表演的能力,也能從排練之中很好地體會到每個角色的特點,進而能很好地對語文課本內容進行理解,而且還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創新,為節目效果增加美感。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在表演中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相互幫助、促進的能力,為創新的能力的培養錦上添花。
綜上所述,在當今語文的教學之中,教師應該不斷學習來更新自己的教學理論,并且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文化人才、為祖國的富強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靳童.語文教學能力實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榮升.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