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賓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深化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日益復雜,這對企業會計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如何對企業會計進行風險防范,直接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是各個企業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本文闡述了企業會計風險的概念,介紹了企業會計風險的成因,并提出了企業會計風險防范的策略。
關鍵詞:企業會計;風險;防范;認識;成因;策略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深化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日益復雜,這對企業會計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如何對企業會計進行風險防范,直接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甚至決定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生死存亡,事關重大,是各個企業需要共同面對和切實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正確認識企業會計風險
會計工作是企業所有經營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是保證企業健康運行的核心崗位。企業會計不僅要有效管理財務工作,而且要為企業管理者及時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以供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基于企業會計責任的重要性,企業會計風險,就是指因為會計工作問題,給企業財務管理造成的,具有不確定性的危險損失;或者由于會計提供的信息錯誤,影響誤導企業管理者的判斷,進而帶來決策失誤,這不僅會給企業運行和發展造成損失,而且還會涉及諸如供應商、采購商、投資人等企業經營相關利益方的利益,影響范圍較大。因此,企業會計風險防范具有極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雖然企業會計風險危害極大,各個企業也積極采取了各種措施加以消除,但在現實企業經營運行中,這種風險并不可能完全避免,企業管理、會計方法、人員素質等因素,都會對企業會計風險的產生發生作用,因此企業會計風險的表現也是多種多樣,不一而足。而且,當企業會計風險一旦發生,其帶來的危害是直接的,或多或少的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甚至有些損失將難以彌補。
二、企業會計風險的成因
企業會計風險的成因較為復雜,從整體上分析,主要可以分為客觀成因和主觀成因兩大類。
一是客觀成因。首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情況不斷復雜化,相對于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的涌現,企業會計從工作理念到方法上,都客觀存在著滯后性,引發可相應的風險。其次,企業管理者對會計風險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管理工作存在疏漏空白,造成會計工作的不規范運行,也為風險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再次,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會計工作電算化成為大勢所趨,在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問題,這也是造成會計風險的一個重要成因。
二是主觀成因。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是造成會計風險的最重要的主管成因,一方面,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不強,如會計理論知識欠缺、知識陳舊、缺乏創新能力等,致使其不能勝任會計工作崗位,會在工作中出現業務性和技術性失誤;另一方面,個別人員思想道德存在問題,沒有法紀意識,沒有自我約束能力,利用工作便利條件,弄虛作假,甚至中飽私囊,觸犯法律。
三、企業會計風險的防范策略
雖然企業會計風險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危害極大,而且由于成因非常復雜,涉及因素很多,其很難從根本上完全杜絕。但是,只要企業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策略加以防范,就可以降低會計風險發生的幾率,進而減少企業損失。
1.提高對企業會計風險防范重要性的認識
企業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企業會計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完善企業會計內部管理機制的建設。一是要積極研究會計理論,創新發展會計理論,使其的規范性、科學性持續提高,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情況。二是要強化企業會計的制度建設,要以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法律為根本,以《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準則》、《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會計行政法規和會計規章為依據,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嚴密的、有效的、操作性和針對性強的內部制度,并嚴格執行。三是要建立起監督機制,要合理配置企業各部門的職能,建立起相互監督和制約的運行機制,避免會計工作的隨意性和主觀性。
2.加強企業會計隊伍建設
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是企業會計工作開展質量的基礎,也是降低企業會計風險的核心舉措。一方面,要提高企業會計的專業水平,要通過培訓講座、脫產學習等各種形式,使企業會計熟悉各項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會計基礎理論,掌握會計工作方法;尤其是在現代企業中,合格的會計不僅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是一名復合型人才,要具備跨專業的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可以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決策信息依據。另一方面,要提高企業會計的職業道德素養,會計是企業內部一個重要而敏感的崗位,對個人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要求極高,由于會計思想道德滑坡,出現的假公濟私,弄虛作假,貪污侵占等違法亂紀事件屢見不鮮,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也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可謂教訓深刻。因此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使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是降低企業會計風險的有效途徑。
3.強化企業會計的職能建設
企業會計的兩個主要職能就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只有不斷強化這兩個職能建設,讓會計職能落實好,發揮好,才能有效防范會計風險發生。對于會計核算,一定要堅持真實、合法、精確、全面的工作標準,堅決杜絕會計工作的粗線條,留空白現象。對于會計監督,一定要堅持獨立、及時、嚴格、有效的工作標準,要將監督落實在會計工作的全過程,細化到會計工作的各環節,堅決杜絕以領導命令替代規章制度,用人情關系影響規范執行的情況。
此外,還要重視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企業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對于企業的健康運行和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如果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高,甚至出現錯誤、漏報、瞞報,那將嚴重影響企業財務經營秩序,從長遠看,必將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對于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要以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的,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原則為標準,來不斷加強會計信息質量建設。
4.重視企業資產的管理工作
企業資產管理不到位,會導致出現財務漏洞,不但影響了企業資產的安全,而且還給企業會計風險的發生制造的機會和條件,因此一定要重視并做好企業資產管理工作。一是要集中管理資金。當前部分企業資金管理混亂,一個突出方面就是資金管理分散,這不利于企業管理者及時準確的掌握企業資金狀況,也容易導致企業部門對資金進行截留,損害企業整體利益的情況發生。對企業資金實施集中管理,就要建立獨立的資金結算部門,其他部門在結算部門設立賬戶,進行相關業務辦理,由結算部門行使統一調配管理資金的職能。二是要做好資產的養護。特別是對于儀器、機械等設備,這是企業進行研發和生產活動的硬件基礎,也是企業重要的資產,由于養護不到位,造成不正常的損耗,會增加企業運行成本,也會帶來會計風險。因此要切實重視資產養護工作,做到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及時維護,保證各種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讓設備在企業生產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三是健全實物資產的管理制度。部分企業重視資金管理,忽視實物管理,造成實物的損壞流失,這就增加了企業無謂的內耗。因此要重視實物資產管理,要落實臺賬制度,對實物進行清查登記,真正做到賬物一致,并對實物施行專人負責管理,定期盤點,建立實物外借、流動、交接規范流程,切實保證實物資產的安全。四是做好資產長期預算規劃,企業資產管理要有戰略眼光和布局,要將企業資產管理與企業戰略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資產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慮企業發展戰略需求和市場變化預期,做好預算工作,做好配置工作,避免管理決策的盲目和隨意。
5.積極引進現代技術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工作發展方向,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會計工作中人為失誤帶來的風險。在會計電算化推進過程中,要注重企業內部網絡安全監管,除了提高硬件設備標準外,還要施行操作人員權限分配和身份認證制度,同時提高會計人員在網絡環境下的信息保密意識,避免企業機密信息泄露。
企業會計風險防范是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企業生存發展,只有不斷提高重視,完善措施,才能將風險控制在最低范圍,保證會計職能的正常發揮,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兵.分析企業內部建立會計制度的必要性[J].商業文化,2011,(3).
[2]彭巧靜.實質重于行事原則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0,(12).
[3]高宏雄.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研究[J].商業文化,2011.3.
[4]孫銀芳.淺談低碳經濟下的企業會計[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1,(3).
[5]左冬梅.如何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財務與會計,2008.
[6]牟娜.如何構建企業會計風險防范體系[J].中外企業,2016(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