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玲
[摘 要] 企業家社會資本是企業家社會網絡中的一切可以被利用和被調動的社會關系的總和。從社會網絡的角度看,企業家社會資本包含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基于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和基于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三個維度。并分析了三個維度對中小企業績效的不同影響,同時,分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下企業家社會資本和不同區域環境下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經營績效有積極的作用,但也存在雙向因果關系。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對國有和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績效影響更加強烈,基于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和基于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對民營和東部地區的企業影響程度更大。
[關鍵詞] 企業家社會資本;中小企業;績效
[中圖分類號] F2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10-0105-03
企業家社會資本作為企業獲取資源的主要途徑已得到廣泛的認可,社會資本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具有直接作用[1]。但相比于國有大型企業可以從政府直接獲取資源提高企業績效,中小企業更多依靠企業家社會資本獲取資源的能力,來提升企業績效。根據中國市場調研在線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占比99%以上的中小微企業貢獻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上繳稅收超50%,可以說中小企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從根本上提升綜合競爭力,國家經濟轉型必然落到企業層面來實現。那么中小企業如何提高績效,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大舞臺脫穎而出,企業家作為中小企業制定戰略的主要決策者,中小企業戰略的主要實施者,中小企業連接社會的關鍵環節[2],如何把握機遇迎難而上是中小企業績效提升的關鍵。本研究從社會網絡關系的角度,探討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經營績效的作用與影響。
一、概念界定
(一)企業家社會資本
企業家作為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人物與重要保障,在企業中兼具領導、協調和決策等職能于一身,也是企業風險承擔的主要責任人。社會資本則屬于社會學研究的范疇,從廣義上可以定義為各類行為主體在社會關系中可獲取的資源總量。社會資本作為孕育資源的有效途徑已得到學者們的共識[3]。企業家社會資本是社會資本在個體層面的一種體現,是社會資本理論研究的一個新興分支。鑒于我國的社會網絡關系相比西方更加復雜,我國的社會某種意義上是人情社會,在我國社會網絡關系離不開一個“情”字——親情、愛情、友情等情感的羈絆或牽念。基于此,我國企業家社會資本一般定義為企業家圍繞著“情”字形成的社會網絡關系中各種能幫助企業獲取稀缺資源的能力。從社會網絡關系的角度看,企業家社會資本存在如下三個維度:
1.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
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主要指的是企業家與政府部門人員之間的關系范圍和關系質量,代表著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不同的政治制度背景下存在較大的差異。國外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的大股東和高管與政府官員以及政黨的聯系度[4];國內常以企業家是否為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以及是哪一層級的來衡量其聯系度[5]。
2.基于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
基于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主要是指企業家與其他企業經理人之間通過商業協會等組織建立的關系。商業協會是指企業家成為各種工商業聯合會和地方民間商會組織成員。在我國最具有代表性和權威主要是各級工商業聯合會;還有就是通過民政等政府部門批準建立的商業協會,同鄉會之類的組織[6]。
3.基于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
基于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是企業家與技術相關組織和個人建立起的私人社會關系。行業技術協會作為一種專業型的社會組織,行業技術協會規定了組織成員資格,與商業協會相比更具有針對性,具有本質的不同。企業家在行業技術協會上任職理事、理事長或專家委員會成員,可以很好的拓展其處事能力,影響其信心,是企業家擴展其社會關系網絡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績效
從中文字面上講,績效包括“績”和“效”兩層含義,績可指工作成果、業績、實績,而效則指效果、效益、效率。通常績效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客觀存在的現象,指的是目標完成的程度;二是必須有實際的結果;三是發生在實施過程中的實在行為;四是體現了投入與產出比;五是具有可度量性。中小企業績效指標分為短期盈利能力和長期成長能力,其中短期盈利能力指企業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總資產的稅后收益率;長期成長能力則指在一個較長的規劃時期內企業所有股權價值和負債賬面價值之和,除以總資產的比率[7]。企業績效指的是企業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經營成長績效則是根據當前財務和非財務指標測算出來的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獲利潛能[8]。
二、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企業家社會資本是指企業家現處的社會網絡關系中各種能幫助企業獲取稀缺資源的能力,是中小企業無形的資源,企業家通過自身社會網絡關系獲取的各種信息、資金和技術等資源可提升中小企業績效[9],是中小企業不可替代的、稀缺的、有價值的企業資源,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影響著中小企業績效。
(一)企業家社會資本的不同表現形式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企業家社會資本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企業家的社會關系,企業家與政府、商會、行業協會或個人建立的社會關系越多,層次越高,其獲取社會資源能力就越強。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時期,各項法律制度、社會規范等尚不健全,企業家社會資本是中小企業獲取社會資源的重要手段。下文從我國企業家社會資本的三種不同社會關系表現形式分析其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1.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30多年里,一直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市場調節對資源配置起到了基礎性作用,但由于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轉型升級時期,經濟、法律制度還不健全,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掌控著一些重要的社會資源,這些資源對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往往起到關鍵性作用。企業家的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有以下幾點:
(1)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一直是企業的老大難問題,主要是出于風險控制和收益比例的原因,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更愿意與大企業合作。但如果企業家是各級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則意味著其擁有更多的參政議政的話語權,可以更及時有效獲取政府經濟導向信息,有更多與政府和金融機構高管接觸的機會,他可以依靠自身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難度、減小貸款成本或獲得更多貸款,從而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獲得政府資源難的問題
如果企業家是各級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則往往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獲得政府手中擁有的稀缺資源,包括土地資源、行業準入許可、政府訂單和政府項目扶持資金等等,從而有效提高中小企業績效,幫助中小企業快速成長。這一點,即使在市場經濟相對成熟的發達國家,政商關聯性同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政府資源的配置。
2.基于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中小企業的企業家往往通過參與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商業聯盟組織,搭建自身的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關系網絡來維護中小企業利益,提高中小企業績效。比如各級工商聯合會,這樣的半官方組織,具有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責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話語權;或者民間自發形成的各類區域性商會,可以為企業家參與區域內經濟合作提供平臺。這些各型各色的商業協會網絡可幫助中小企業提高聲譽,及時獲得相關信息。一方面中小企業聲譽的提高有利于金融機構對企業商業信用評級,降低融資成本,獲得更高額度的貸款等,從而促進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商會對商會成員的協調行為,有利于商會會員共同行動,促進商會會員單位共同發展,有利于解決區域利用沖突,甚至讓競爭對手建立起合作關系,從而有效提高中小企業績效。
3.基于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研究表明,行業技術協會是政府與企業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一方面行業技術協會可以克服市場缺陷,為市場供給俱樂部產品;另一方面行業技術協會可以通過對政府行為的影響力,供給基礎公共物品和服務,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市場性補充和支持”功能。行業技術協會雖然只是相同技術行業的企業自愿聚集的民間組織。但行業技術協會制定行規和標準,一旦成熟,常被政府認可和引用,行業技術協會還面向組織內提供貿易信息和咨詢服務,制定的行規有利于避免不正當競爭等惡性競爭行為,有利于成員企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中小企業績效。
(二)不同所有制形式下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所有制結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但公有制為主體的國有企業和其他所有制的民營企業在社會資本的獲取上有明顯差異。國有企業由于企業特殊性質,其政商關聯性很大程度上是天然形成的,企業高管往往都有從政經歷,企業家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充足,在土地資源、行業準入許可、政府訂單和政府項目扶持資金等政府稀缺資源的配置上均有傾向性,所以參與商業協會和行業技術協會的意愿較低。民營企業由于天生缺少政商關聯性,且單個企業也很難對政府施加影響,往往更愿意主動加入商業協會和行業技術協會,形成抱團效應來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利不受破壞,凝集集體的力量。所以企業家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對國有中小企業的績效提升遠遠大于民營中小企業;但企業家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和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績效提升遠遠大于國有中小企業。
(三)不同區域環境下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
在我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40年的今天,經濟社會發展得很快,但也凸顯出了一個突出問題,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同時也造成了不同區域經濟制度存在較大差異。有學者甚至認為:由于我國改革開發采取的“特區經濟模式”造成國內市場化發展程度的不平衡性在進一步擴大,在不同的區域實行的經濟制度差異很大,不能將我國不同區域的市場簡單的歸為統一的市場[10]。其次我國各區域的社會文化差異也很大,加上各區域的市場金融環境和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直接造就了不同區域的中小企業的交易成本差距較大。東部地區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市場經濟更為成熟,企業家政商關聯性較低,但商業協會和行業技術協會聚集程度較高。中西部地區相比來說,企業家政商關聯性較高,但商業協會和行業技術協會聚集程度較低,所以中小企業的企業家更愿意開拓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
值得進一步關注的是,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具有雙面性,即同時存在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之后,新時代我國的政策導向發生很大變化,中國經濟轉型的制度瓶頸正在逐步破除。尤其是在市場化進程較低的區域,地方政府為了某種利益干預中小企業的經營行為,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政府官員影響資源配置的能力會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企業家社會資本形成的社會網絡產生的強連帶關系,雖然有利于成員間的信息分享和建立信任關系,但同時需要企業家花費較大資金和精力來維系這種關系,當企業家投入過量,勢必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和法律風險,也不利于企業家的獨立思考和接受新思想,會給企業的戰略布局帶來阻礙。
三、結論
通過對相關理論梳理,提出了企業家社會資本和績效的內涵,并從社會關系網絡的不同表現形式,分析了企業家社會資本的三個維度——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基于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基于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同時,分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下企業家社會資本和不同區域環境下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經營績效有積極的作用,但也存在雙向因果關系,并且基于政商關聯的制度社會資本對國有和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績效影響更加強烈,基于商業協會的商業社會資本和基于行業協會的技術社會資本對民營和東部地區的企業影響程度更大。
[參考文獻]
[1]邊燕杰,丘海雄.企業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2):87-99+207.
[2]喬朋華.企業家社會資本、技術創新能力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
[3]王濤.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4]Faccio M.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ally Connected and Nonconnected Firms: ACross-Country Analysis[J]. Financial Management,2010,39(3):905-928.
[5]李維安,徐業坤.政治關聯形式、制度環境與民營企業生產率[J].管理科學,2012,25(2):1-12.
[6]劉文智.環渤海地區民間商會與產業集群發展[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3):257-259.
[7]國麗娜.中國政府間接資助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
[8]張洪興,耿新.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企業成長經營績效的作用與影響[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6(2):14-19.
[9]李永強,楊建華,白璇,等.企業家社會資本的負面效應研究:基于關系嵌入的視角[J].中國軟科學,2012(10):104-116.
[10]樊綱.中國各地區市場化進展狀況[J].經濟縱橫,2005(11):2-4+58.
[責任編輯:史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