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玉祺
摘要:根據國家教育部對教育在改革上的要求,各中職學校也在不斷引進新的教育模式,參與式教學這種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本文通過分析中職語文教學,了解參與式教學在實際課堂中的運用情況。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參與式教學;運用
前言:
在中職的教學課程當中,語文是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隨著大多數中職學校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參與式教學在語文課堂中被廣泛運用,這使得教育模式改革效果顯著,學生都能自發參與其中,課堂的學習氛圍濃厚,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們文化和素質提升都有很大幫助。
一、參與式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具體運用
(一)參與式教學在豐富教學模式上的運用
1.討論型教學模式
在中職語文的教學課堂中,討論型的教學模式比較常見,這也是參與式教學在課堂上的一種運用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將學生們在學習中的感悟和反饋出來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處理,讓學生逐漸全都主動參與到課堂當中。教師在日常教學時要時常結合授課內容,定期舉行一些以班級為群體的話題討論或者專題辯論會,話題的內容可以是語文課文中的內容,也可以是課外的一些熱點人物和時事新聞等[1]。
例如:某中職語文課堂中開展了一次以“學生戀愛是否合理”為話題的討論,學生們討論時積極大膽的發言,正確全面的表達了對學生戀愛問題的見解,學生們在討論中樹立了正確的愛情觀,對戀愛有了正確的認識,這場辯論非常有益于他們的身心健康。
通過組織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發散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靈活獨立的思維。通常我們可以發現,辯論手都具有睿智且思維敏捷的素質,因此通過這種模式的訓練,中職學生可以變得越來越有智慧,文學素養也將不斷提高。當然,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要給學生提前布置課題,督促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準備課題資料,以便在活動中開展辯論。
2.競賽型教學模式
競賽型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全部都參與其中。競賽型教育模式是充分利用學生們爭強好勝的積極心態,讓其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即使有些學生覺得這些教育活動是無趣的,最后也會因為渴望在活動中拔得頭籌而積極參加。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舉辦各種各樣的競賽來激起學生們的斗志,競賽的場所可以是課堂也可以是學校的操場,競賽類型可以是成語接龍競賽、名言警句競賽、詩朗誦競賽等等。經常組織這種競賽活動可以使中職學生更加熱愛語文課,轉變對傳統語文教學方式的看法。
教師在舉辦競賽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將語文競賽的流程進行合理規劃,從而方便在舉行語文競賽時對于整場競賽的控制。此外,競賽要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舉行,避免引起學生的非議。
3.表演型教學模式
參與式教學中表演型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生動的模式,教師可以根據語文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擬定表演劇本,讓學生進行角色分配來對故事進行表演。這種表演形式不僅可以使死板的語文課文變得活靈活現,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中細節的記憶,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演繹,加深其對于文章人物和細節的感悟,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
例如:在《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學習中,就可以組織學生扮演廉頗與藺相如,將文中的故事進行演繹,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廉頗與藺相如之間的經典故事,了解及感悟古人的思想以及對于文章的真正意義。
4.欣賞型教學模式
學生可以通過欣賞型教學模式培養自身的文學審美及文學鑒賞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進度不定期在課堂上進行文學鑒賞,針對課文提供相應的影視文學資料,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賞析,在課后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結合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對文學進行研究分析。
例如,對于徐志摩《再別康橋》這一課,學生可以通過課后搜集與徐志摩相關的背景資料,結合課堂上再別康橋的朗誦與賞析,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詩歌中表達的情感[2]。
(二)參與式教學在強化師生交流上的運用
參與式教學使教師和學生全部加入到語文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和老師在學習中頻繁的互動,大大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加深了師生間的相互理解,師生學會互換角度思考問題,共同進步,使得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飛速提高。
二、關于參與式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反思
參與式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作用的確是顯著的,這種模式對于中職學校非常適用。參與式教學這種雙向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因此,在中職語文教育中大力推廣這種模式很有必要,要讓中職學生不僅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參與式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多種運用方式,我們可以得知,參與式教學對于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它大大地促進了中職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學生自身綜合文化素質的提高。中職語文教師要繼續對參與式教學在教學中的運用方法進行探索,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榮豐.參與式教學走進語文實踐課[J].學術縱覽,2016 (3):10.
[2]曹娟.論中職語文互動性課堂教學[J].職校論壇,2014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