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賽軍
摘要:初中階段英語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刻認識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本文作者通過對自己多年的教學生涯的總結和分析,詳細闡述了英語教學的三個階段:首先是形式接近階段,接下來是思維接近階段,最后是思維形式創(chuàng)新階段。通過分析各階段特征,對具體教學策略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階段性;教學特征;具體策略
英語作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第二語言,在學習和日常工作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盡管漢語近年來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但是依然不能忽略英語在國際環(huán)境下發(fā)揮的巨大效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洪流,英語是通向未來,通向遠方的一張船票。新課標課程的改革,中高考對于英語的調整,國家政策對于英語學習的改動,這一切都說明了,學好英語勢在必行。因此,作為一名語言教育工作者,探究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好英語這門學科就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于英語教學階段性特征的分析,并提出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對策。
一、形式往往是第一映象
學生們在經過小學五六年的熏陶,已經開始要接納這個新鮮的事物(英語)了,那么初中英語教學就應該步入第一階段性教學了即形式接近教學。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開始,學生應該先要形式相近也就是通俗所說的模仿,比如英語句子是由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組成的單詞的集合體,學生要想接近英語就必須熟悉英文單詞,然后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把他們排列起來就組成了英語。這個教學階段要求的前提就是學生已經熟悉單個的英語單詞,并能解釋其意的前提下。因此在初中英語的首堂課就是帶領學生熟讀課文中出現的高頻詞匯,并要求學生能夠默寫和釋義。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很多種,在這里我們僅僅舉幾個簡單地例子,聯想記憶法,hand是手的意思,hang是懸掛的意思,這兩個單詞相近,而且詞尾差異明顯。利用漢語的變通,g是掛的拼音首字母。通過記憶hand這個英語單詞,然后聯想到hang懸掛的本意。組詞記憶法,together是一起的意思,然而把這個英語單詞拆開來看,to get her 連貫起來就是去得到他(她)引申意義就是在一起的意思。
在學生有少量的單詞基礎以后,教師就可以更近一步的教導其將單詞排列成句,盡管英語語法很多人覺得跟漢語的語法差異很大,但是這恰恰就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優(yōu)勢所在,英語單詞排列成句的順序跟漢語相反。更確切的說就是如果學生按照漢語習慣把英文單詞排列成句那么肯定不符合英語語法。教師根據這些,就可以掌握住第一階段教學的精髓,讓學生完成形式階段的模仿,從而更進一步的接近真正的英語,更好的把握英語這門語言。
二、思維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
一個民族沒有思想,那么這個民族遲早會滅亡。一門語言沒有思想,那么這門語言遲早會消亡。在學生的學習階段,思想道德培育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學生的思想出了問題,道德滑坡,那么即使其他理論知識掌握的再精深也不堪大用,甚至會成為社會的害蟲。在一門語言的學習中也是這樣,學生只有理解,吸收接納,英語語言的思想,才能掌握住英語的靈魂,運用英語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那么教師在學生思維階段應該怎樣教學,向學生提出指導呢,筆者總結了幾個方法,文化背景法,學習英語,了解其內涵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過研究語言原發(fā)地的文化,英語在今天大致分為美式和英式。那么教師在這個階段的教學首先應該讓學生們了解英格蘭,了解美利堅,進而了解這片土地的語言。并且通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對比,通過社會環(huán)境經濟背景的不同,來深入體會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變化,來深化學生對個別單詞的理解。例如紅色在中國寓意吉祥,象征熱情和渴望,而在西方恰恰相反,紅色在西方代表惡魔,西方神話故事里的惡魔散旦就是紅色的主色調。因此在學生讀到英文中,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被冠以紅色的名義,那么多半對那個人或事實貶義。直截了當法,如果教師執(zhí)教的學校地區(qū)接觸外國人很便捷的話,那么不妨把學校之外的地方變成第二課堂,例如邀請國外說英語的友人聚會,與西方文化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零距離接觸。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嘗試下雙語課堂,這樣,思維慢慢在學生的腦袋里成型,學生在進行英語單詞排列組合時更加的合理,更加的得心應手。
三、創(chuàng)新是英語教學的高級階段
創(chuàng)新,大概是筆者邁進二十一世紀聽到的,看到的出現最頻繁的詞匯之一,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那么創(chuàng)新就成為了生存下去并取得突破成就的捷徑之一。魯訊先生說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大概這就是為什么創(chuàng)新成果不斷涌現的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滿足于現狀并急于突破現狀獲得更舒適更美好的未來,因此才不斷地創(chuàng)新。語言的學習和使用也是如此,在提及一門語言的時候,如果人們只能想到其輝煌的過去,而跟時代沒什么接軌的地方的話,那么這門語言離消亡就差一步之遙了,同樣語言也需要創(chuàng)新,語言里面的思維更需要去舊存新,以適應時代的變遷,更好的為人們所用。例如現如今國內使用英語的人越來越多并逐年穩(wěn)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英語也慢慢發(fā)生著改變,英語開始慢慢變得中國話,牛津詞典主動收錄了2017年中國國內流行的熱詞,給力gelivable,就是最好的例證。而且這種變化越來越明顯,筆者認為,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出現除美式英語,英式英語之外的第三種形式,中式英語。因此思維的創(chuàng)新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刻不容緩,而教師也不能因此揠苗助長,必須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李茜茜.初中英語優(yōu)質閱讀課閱讀認知策略觀察研究[D].聊城大學,2017.
[2]韓曉雪.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7.
[3]王曉琳.關于初中英語教育的創(chuàng)新理念和方法的探討[J].學周刊,2015(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