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要:依托計算機應用技術,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設是促進科技服務經濟建設的關鍵核心所在,本文通過對六大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十大服務體系以及專家服務系統,提出搭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方式和方法,加快企業發展速度、提高企業的創業成功率,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服務平臺建設;孵化體系;建設模式;成果轉化
長春是我國著名的科教文化城,擁有著眾多的科研院所及研發機構,科技資源豐富,但此前這些資源并沒有充分利用和發揮出來,而長春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經過20年發展,累計孵化了1000余家科技企業,產業聚集度不斷提高,對共性技術的需求也日益強烈,為此從2002年起創業中心依托長春市的科研優勢,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級實驗室和成功的科技企業,依托計算機專業技術先后共建了現代中藥、生物醫藥、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光電子、儀器儀表六大專業技術服務平臺[1],十大服務體系以及專家服務系統,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完善自身孵化服務功能,將分散的科研力量融合,為科技企業營造了一流的創業平臺和交流平臺。為中小型科技企業的提供開放性的專業技術服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一、依托計算機技術、搭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方式和方法
依托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專業服務平臺的主體選擇上,我們創業中心把握了兩個原則:第一是平臺主體要同時具備科技資源與產業資源優勢;第二是我們創業中心曾為平臺主體的成果轉化提供過孵化服務;平臺主體具有社會開放性的愿望和可能。這樣可以保證平臺建成后能按照預期發揮其應有的效應。
在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模式上,我們堅持以政府引導為主,整合當地科技資源,平臺實行企業化運作。創業中心為每個平臺都投入少量的啟動資金,成立平臺運營實體,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對平臺為企業服務過程中給予一定比例的科研補貼,從而將科技資源激活,引導處于自我封閉狀態的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
遵循上述的原則和模式,2004年創業中心依托計算機應用技術與吉林天藥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現代中藥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平臺注冊資金1000萬元,創業中心占股20%。目前平臺已完成總投資2500萬元,擁有目前吉林省唯一的符合國家GLP標準的藥物安全評價中心,以及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規范化中藥藥理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中藥生物工程)兩個三級實驗室、吉林省中藥制劑工程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內設藥學研究中心、生化及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儀器分析中心,能夠面向醫藥行業廣泛開展技術服務及科研協作。技術服務內容涵蓋多個方面:中藥研發、藥物評價、企業創業輔導、技術培訓等等,已實現咨詢、研發、測試、中試到代理服務的一整套流程,可以滿足中藥企業從研發、測試、中試全過程的基本技術服務。
2005年,創業中心依托計算機應用技術與東北示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共建的“現代生物醫藥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東北師大投入科研設備850萬元,創業中心投入資金150萬元。平臺裝備有全套國際先進水平儀器設備,用于生物醫藥產品研制開發的專業性實驗室和中試車間;擁有大規模的中藥化學成分樣品庫和一系列基因、分子及細胞水平的篩選模型,可以為企業提供從新藥研發到中試規模生產的全過程技術服務。
另外我們還通過契約形式,與中國科學院激發態物理重點實驗室合作共建了集成光電子專業技術服務平臺;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共建了環境工程專業技術服務平臺;與吉林大學生命科學院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合作共建了生物工程專業技術服務平臺;與測控儀器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合作共建了儀器儀表專業技術服務平臺[4]。
二、構建計算機服務多功能平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計算機多功能服務平臺已成為中小型科技企業孵化的重要載體。六大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開始運行以來,已有吉林邁迪星藥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長春吉大天元化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國醫堂名醫名方開發有限公司、長春德來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長春現代生物醫藥研發有限公司、長春安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長春正陽基因工程有限公司、長春參桂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47家初創的企業相繼進入相關平臺開展各類研究項目。其中一些項目已經通過平臺實現了轉化。如吉林邁迪星藥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的“治療冠心病中藥皂莢通絡膠囊”已完成臨床前研究,并已收到國家臨床研究批件;長春德泰光電子有限公司,開發的高性能波導式可調光衰減器陣列2006年通過科技部創新基金創業項目驗收,獲得加拿大專利2項,國內發明專利一項;長春佳辰環保有限公司,開發的厭耗氧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2006年通過科技部創新基金創業項目驗收,并被列為國家發改委產業化資助項目。
現代中藥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已吸收了20多家企業接受技術孵化支撐,承擔新藥研究項目40多項,其中包括國家攻關項目、863項目等等;開展了40余種創新藥、中藥及生物制劑的安全性評定研究(GLP認證),共進行各類毒理試驗140余項[3]。
計算機多功能服務平臺已成為規模企業研發的重要合作對象。創業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社會公益性定位、良好的科研開發條件和高水平的專家隊伍,已在相關企業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信譽,影響力日益擴大,一些規模企業和省外高校科研院所也已開始依托專業技術孵化平臺進行研究開發工作,如:吉林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吉林亞泰制藥、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等委托現代中藥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開展的“冠心蘇合丸”進行新工藝制劑抗心肌缺血作用對比性實驗研究、合作開發國家二類新藥“龍芽冠新康膠囊”、洛伐他汀片生物等效性的研究、體外法測定六味地黃提取物對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率的影響實驗。截至目前,創業中心六個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已接納省內外46家規模企業進入平臺開展研究工作。近期又有21家企業與平臺簽署了合作或委托協議。
計算機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已成為孵化器提升孵化服務能力和水平,構建完善的孵化體系的重要環節,在提高中小型企業研發能力、降低創業成本、加快企業發展速度、提高企業的創業成功率等方面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5]。
參考文獻:
[1]張堯學等.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吳權威等.多媒體設計技術基礎.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3]趙保華.計算機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促進的研究.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
[4]馮博琴.大學計算機.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5]史君.試析計算機網絡工程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經貿實踐,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