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愛民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新興融資形式,通過互聯網技術,金融企業將傳統的金融服務擴展到互聯平臺,并依靠互聯網信息技術和設備對各個領域提供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產生的普惠金融融資方式,將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層面不斷擴大,同時也為各個行業提供了新的金融活動方式。在這種普惠金融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發生了改變。本文通過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促進其不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普惠金融 支付方式
引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傳統行業都開始改變其發展方式,向著互聯網方向發展。互聯金融的出現使傳統的金融服務發生了巨大變化,金融服務的發展理念和服務方式都隨著互聯網而變得更加大眾化。在這種背景下,就產生了普惠金融這一互聯網金融發展形式。普惠金融是基于互聯網技術,以互聯網網民為服務主體的新型金融商業模式,其不斷發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普惠金融的含義及發展現狀分析
(一)普惠金融的含義
普惠金融作為一種隨互聯網金融而興起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一個方面是指,各種組織或個人都可以擁有均等的機會獲得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與傳統的金融服務相比,機會均等,使任何群體和個人都有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可以根據互聯網上的交易和個人信息對一些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務。主要受眾為:學生、工人、貧困人口等。與傳統金融服務相比,普惠金融沒有對客戶身份的限制,而只需要滿足服務條件,就可以獲得相關金融服務[1]。
(二)普惠金融發展現狀
普惠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息息相關,可以說,普惠金融就是在互聯網金融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互聯網平臺,互聯網金融將各種商業模式結合在一起,完成了自身服務模式的構建。由于,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而服務于廣大的互聯網用戶,所以具有高效、便捷、快速等特點。普惠金融的字面意義是普遍、匯集,就是將互聯網上匯集的資金,提供給低收入者,幫助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這種模式,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當時主要用于公益性活動。由于普惠金融的發展,對國家建設非常有利,特別是對于偏遠山區和中小型企業來說,普惠金融可以在短期內為其提供發展資金,促進其發展。所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國務院對普惠金融發展保持著較高的重視。并對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進行積極的引導,使普惠金融在自身發展同時,不斷促進偏遠地區和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在2013年曾經進行過一次調查,根據調查發現,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不斷擴大,全國范圍內的銀行也都在進行轉型升級,開始在互聯網上開設金融服務等業務,同時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互聯網上的應用業務進行及時的調整。而隨著普惠金融理念影響的不斷擴大,傳統的商業銀行也發揮著其線下優勢,在農村地區和偏遠地區設立銀行,并向該地區的民眾提供貸款,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可見普惠金融已經發揮其作用,促進了部分經濟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傳統的商業銀行在進行互聯網業務時,由于缺乏經驗遇到了較多的困難。
二、互聯網金融對普惠金融發展的影響
當前,互聯網對于人們的影響日益深刻,并且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聯網作為一種可以將信息數據和媒體信息進行快速傳播的網絡結構,能夠使廣大的互聯網用戶接觸到來自各個領域的各種信息。而由于互聯網用戶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取相同的信息,使普惠金融的發展出現了共同的特點:公平性。并且普惠金融的受眾是廣大的互聯網用戶,所有符合條件的組織和個人都能夠享受到同樣的權利和服務,所以普惠金融也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互聯網上的大多數信息和其他資源都是開放和共享的。在互聯網上實施普惠金融的傳統機構可以輕松獲得所需的各種信息。所服務的個人和群體也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得所需的金融服務信息[2]。這種環境為包容性金融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使傳統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更容易獲得更多資源,以幫助他們在互聯網上推廣普惠金融服務。
三、普惠金融發展的策略
(一)積極推動商業銀行轉型升級
互聯網上的用戶大多都是年輕人,通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社會群體。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上的普惠金融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發展,為這群互聯網主體用戶提供一系列的金融貸款。其次,低收入階層是普惠金融服務的主體,通常情況下此類用戶資金貸款配額較小,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回收率較高,有利于改善銀行及相關機構的資金流動,為更多有需要的用戶提供金融服務。
(二)完善網絡征信機制
要使普惠金融能夠健康發展,建立完善的網絡征信機制是關鍵。互聯網背景下包容性金融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內外調整,還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普惠金融的受益者進行規范,建立起完善的網絡征信機制,使銀行和金融機構最大程度避免互聯網環境下實施普惠金融服務所帶來的風險。
結論:普惠金融服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發展。而作為推行普惠金融服務的主體,如何開展業務和避免經營鳳險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相關部門也應該積極推動傳統的金融服務業轉型升級,不斷完善網絡征信機制,促進普惠金融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鉉洋,孫娟,袁菲,白振華,何軍.長尾視角下的普惠金融發展研究[J].金融縱橫,2015,03(01):61-68.
[2]吳曉求.互聯網金融:成長的邏輯[J].財貿經濟,2015,02(0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