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晶晶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 北京 102602)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已然成為當前高校改革的重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作為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就高校藝術類專業而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則需要高校從教學方式、教育手段等多個方面入手加以創新,以此培養出藝術類專業創新性專業人才。
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主要途徑便是構建雙創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然而在實際構建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體系未完善、教學方式不豐富以及課程內容缺乏統一的標準,過于空洞等。
在創新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大部分高校藝術類專業也著重于創新創業教育,然而在具體的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課程體系并沒有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完善,具體存在體系不完善、設置內容不科學等一系列問題。部分高校藝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多為選修,換言之就是對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未引起高度重視。所謂的創新創業教育只停留在口號上,并沒有落實到相關工作上[1]。除此之外,更為嚴重的部分高校沒有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于課程體系的建設那就等同于一句空話。
基于雙創背景下,部分高校藝術類專業在具體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中,依舊采用傳統方式教學,現代先進教育技術并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推廣應用,造成課堂教學方式過于簡單化,遠遠滿足不了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實際需求[2]。除此之外,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并不注重實踐。然而藝術類來源于生活,脫離實踐教學必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從而難以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預期目標。
雙創背景下,各高校藝術類專業均十分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然而重視度并不一致,在具體的進程方面也存在差異。鑒于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處于起始階段,不同的高校藝術類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并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反而是各高校各止為戰。正因如此,創新創業資源難以有效整合,從而無法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教育既有價值。
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便是構建創新創業課程與課程體系,同時這也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課程體系的完善,則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通識課程體系。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類專業應該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加強通識教育,除了必要的藝術類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外,還需要增加創新思維訓練、創業實戰技能等的教學,針對重要性選擇采用必修課或者是選修課。二是創業創業專業或者技術課程體系。具體而言,雙創背景下,創新創業技術則需要在具體的理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增加創意學以及創業管理學等諸多課程,通過系統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創業項目開發與管理方面的知識與能力。三是實訓課程體系。雙創背景下的實訓課程體系,則需要以學生的三大目標為主線,不斷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需要構建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摒棄傳統評價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雙創背景下的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則需要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手段加以創新。具體包括理論創新教學、創新創業硬件與軟件環境建設以及校外提供實訓基地。這樣一來,便于實現課程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技能。
課程延伸建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產學研相結合。學校與企業有必要聯合起來,為學生構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為學生實訓提供有力條件。二是校園文化大力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在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類專業有必要借助網絡資源大力宣傳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與意義,同時展示一些成功案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三是建立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主要是構建平臺讓學生進行創業實戰,并且需要給予場地、資金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技能。
綜上所述,在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則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完善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以此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技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