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君
(四川省岳池縣天平小學校,四川 廣安 638300)
前言: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自主的總結和復習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復習與總結的良好習慣是教師應該積極探討的話題,通過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有效提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也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品格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要想培養學生復習和總結的良好習慣,教師首先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開展教學。比如在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早睡早起”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應用微課開展教學,用“睡眠博士”的解說結合圖片將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展示出來,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學會總結:小學生每天必須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充足的睡眠會讓人精神抖擻,為第二天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生也能嚴格遵守這個睡眠時間,充分發揮出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自我總結的能力比較弱,要想培養他們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自主復習與總結的良好習慣,教學必須科學引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比如在小學一年到底與法治“健康過冬天”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冬天簡單的保健方法,培養他們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故事進行導入:我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他遇到了一個煩惱:冬天到了,不管穿再多的衣服還是感覺手腳冰凉,看到操場上運動和玩耍的小伙伴,真奇怪,他們怎么不怕冷呢?教師提出問題:這位同學遇到了什么煩惱?學生:冬天太冷了;教師:誰能幫他解決煩惱?通過這樣的導入給學生留下懸念,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學生可以自行總結:冬天里我們應該多運動,身體暖和了就不怕冷了。
培養學生復習與總結的良好習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復習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