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芳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楊守敬小學,湖北 宜昌 443300)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是的,教育只有啟發和引領了心靈才是有效的。身為教育工作者,“樹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天職和本分,但這項工作要真正落實到日常中,卻是事無巨細,潤物無聲。
對于教育效果而言,學生的能動性能帶來正負兩極的作用力,我們要善于利用學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使管理變被動為主動。在曾經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給學生搭建平臺,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拔业淖圆閳蟾妗庇脕斫o班委會自查自糾;“愛我班級”活動課上,班委會通報班級情況,大家討論整改方案,完全的民主管理和監督,學習小組的力量也被利用起來;“小組協商制度”下的組員擁有建言獻策的民主權利,組長作為靈魂人物,帶領大家完成“民心所向”;大型班級活動通常采用“招標”承辦,各小組出方案,公開競標。
一個班級,從清潔安排到學習進度,從班規制定到大型活動,都是孩子們有商有量地去做。孩子們積極性高,不僅知道了何為“民主”,如何“民主”,還懂得了“換位思考”“兼顧”?!白约汗茏约骸钡姆绞讲粌H效果事半功倍,達到了班級管理效果,還培養了學生人文底蘊、責任擔當等核心素養。
教育,只有讓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同時幸福地向人性的完美進軍時,這才會呈現出它應有的面目。德育教育,光靠班隊活動和課堂陣地是絕對不夠的,更要善于抓取教育契機,標本兼治。
一年一度的“暖冬行動”,總能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孩子們欣喜若狂,每當看到他班領到物資,一些男生帶動同學大鬧天宮,揚言哄搶。聽聞此訊,作為班主任的角色,大為光火。但細一想:這不是光拍拍案就能算了的。為了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價值觀,深思熟慮后、帶著問題走進教室,一字一頓地拋給學生:“沒有這些衣物,我們的生活將比現在糟糕多少?”看到同學們錯愕的表情,乘勝追擊:“有了這些衣物,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就從此高枕無憂?”孩子們安靜下來,低著頭陷入了沉思……層層遞進,從懂得感恩、彌足珍貴的心意,到不要被物質的表面所迷惑、到不受控于貪念,最后,激動的孩子們不約不同地朗誦起“窮不失義,達不離道……”,萬丈豪情感動得心潮澎湃。沒有責罵,沒有檢討,也沒有懲罰!第二次活動,孩子們來了個180°大轉彎,淡定謙讓地把物資“留給比自己更需要的同學”。
常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高”是沒有止境的,但“身正”卻是有明確界限的。教師言行舉止的潛移默化影響之大毋庸置疑。為此,班主任老師得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以簡潔樸素、積極向上、樂觀陽光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帶同學真誠守信。承諾過的“班級生日會”就雷打不動一年一度地開展;上班期間離校,無論公事私事,都跟同學們請假;是自己的錯誤一定會跟學生道歉……身體力行中,不僅使學生懂得怎樣做人,還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畏者無畏,畏者無憂;畏禮規者,不會越界,畏法度者,不招無妄之災;畏信仰者,不自甘墮落;畏生命者,懂得珍惜人生;畏,則不敢放肆而德以成,無畏者從其所欲而及于禍?!边@樣教育學生,也要這樣要求自己。不懈努力之后,班級才能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務實的良好班風,對網絡、對生命、對友誼等問題都樹立了正確的認識,也真正培養了孩子們健康生活等核心素養。
西奧多羅斯福曾說過:“培養一個人的心智,而忽略道德,這無異于給社會樹敵。”李鎮西說:“孩子晶瑩的眼光不應過早地蒙上邪惡的陰影,孩子幼小的心靈不應過早地承受深重的災難。盡可能維持孩子無瑕的精神空間,讓他對這個世界盡可能地保持一份美好的期待,讓他的蹣跚起步的人生多一些美麗的浪漫。”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必須清楚地懂得:“并非每個錯誤的行為都產生于低劣的道德。”有的同學打架是因為內心敏感脆弱,而有的同學說謊根本就源于膽小,惡作劇可一般是因為缺少對其風險性的認識,不禮貌可能根本因為家庭的溺愛……另外,消極情緒和心理障礙都可能導致錯誤行為。所以,有些不良行為或源自不成熟的價值觀,或產生于不完善的認知體系,或來自于不良的心理癥結,千萬不要學生一犯錯就武斷地扣上“品質不良”的帽子,責罵一番隨他去。但我們也不能聽之任之,因這些不良行為往往是形成不良道德品質的前奏。近幾年,留守孩子、單親孩子正逐漸占據班級很大的比率,對咱們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面對出錯的學生,教師要走進他的的內心深處,用心傾聽——到底是心理問題,認知問題,還是純屬于調皮搗蛋?透過行為表象深入分析內在心理,找出行為背后的隱藏因素,就容易從根源上抓住癥結,對癥下藥地進行指導和疏通。
立德樹人,德育為首。小學德育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工作,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沒有顯而易見的績效,沒驚天動地的成果,只有將耐心、細心、愛心化作甘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應該做善于“樹人”的教師,既滋潤學生的生命,又修煉自己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