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利
【摘 要】在這個被大量培訓機構充斥的社會大背景下,各類美術培訓機構陸續出現,幼兒美術教育理念也應運而出,這些理念都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表現力與創造力,但是培訓機構在實施這些理念時,往往會出現偏差,歸根結底是美術教育機構中教師的教育信仰不夠完善所導致。
【關鍵詞】美術教育;教育信仰;幼兒美術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4-0200-01
一、培訓機構幼兒美術教師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人們對教育活動在育人過程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是教育行為的根本準則。教育信仰以理性、知識為前提。且教育信仰意味著思想要有一定高度,不僅只看眼前,所做的事情所得的成效高于自身存在的價值,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去實現自己所認同的價值,將自己的情感交付于教育信仰中。教育中如果沒有教育信仰,教育活動就只是盲目的教學技術的運用而已;教師如果沒有教育信仰,在教學過程中便會失去方向,缺乏精神動力,難以發揮教育的價值作用,因此具有正確的教育信仰非常重要。
在美術教學工作中,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培養學生對美術這門學科的興趣,這取決于美術教師的學科知識與技能、教學能力及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具備美術知識、技能的美術教師,那就只是一個教書匠;沒有教育情感的美術教師,那只是教畫畫的APP;不將教育信仰融入教育實踐的美術教師,那只是紙上談兵的理想主義者。能將教育信仰融入教學實踐中的教師,才是具有教育智慧的真正意義上的教師。
培訓機構的幼兒美術教師,既要教育學生也要服務好學生和學生家長,因此教師應該清楚認識自己在工作中的定位。美術教師首先要掌握美術技法以及美術相關理論,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美術,在提高美術技法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創造的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切忌強行對學生灌輸教師自己的思想。在日常教育實踐中,培訓機構幼兒美術教師通過具體生活實踐和教育實踐去體現教育信仰,讓教育信仰成為培訓機構幼兒美術教師生活的一部分,教育信仰對于培訓機構幼兒美術教師的個體成長以及培訓機構教育本身來說具有關鍵作用。
二、培訓機構幼兒美術教師教育信仰缺失的原因
(一)傳統美術教育模式的影響。傳統美術教育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課堂上繪畫內容一定要和教師講述相一致,“畫得像”是每個學生的任務。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很難將自己的教育情感融入到教學當中去,培訓機構的美術教師只需將接收到的任務原封不動的傳遞給學生,讓孩子感覺繪畫輕松,家長對上課的繪畫作品滿意,不會過多去在意孩子思維的發展,這樣容易導致家長、孩子與教師之間無法建立起信任關系,容易固化孩子的思維。
(二)教育功利化的沖擊。快餐式的文化大背景,講究一個“快”字,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要名利,不要事業。教書為賺錢,讀書為考試等功利思想和行為都在危害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完全不顧及孩子本身的發展。看重結果淡化過程;看重知識的吸納忽視能力的形成;看重學業發展忽視健全人格的塑造。學校和家長急功近利更助長了教育的功利性。培訓機構的美術教師也一樣,希望快速招生,快速見到成效,在授課過程中為了讓學生作品達到預期,讓家長看到作品效果,不顧及孩子的學習情況,用死記硬背和手把手教授的方法讓孩子快速背下教師教授的理念和技法,大大的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學習的主動性。
(三)幼兒美術教師群體的特殊工作性質。美術培訓機構很多幼兒美術教師在教育者與服務者的雙重身份下,迫于業績壓力而選擇了后者,忽略了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本應具有的教育信仰。作為一名教育者,美術教師應當把孩子的發展放在首位,以培養每一個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為主要任務;而作為一名服務者,時刻關注孩子的心情是否愉悅,家長對孩子的作品是否滿意,把自己的學生以及學生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商品來進行推銷,這樣的教師沒有一個正確的教育信仰去支撐他的教育工作,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再則培訓機構門檻低,部分培訓機構教師沒有教育教學經歷和教師資格證書,大多是進入培訓機構之后才開始接觸課堂、接觸學生,教師不像教師,更像銷售人員,更談不上什么教育信仰。
三、結語
教師的教育信仰具有主動性,反映教師具有方向性、目的性、指導性的精神動力,這種動力主要來自于教師對教育事業的使命感。幼兒美術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群猶如白紙一般的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將自己的生活繪制成一幅幅獨特的、色彩斑斕的作品,每一位幼兒美術教師都應謹記自己的職責,孩子不是商品更不是用來表達教師自己想法的工具,他們是獨立的、有思想的個體,教師應該去挖掘每個孩子的特點、優點,讓他們在繪畫中找到自信,學會用畫筆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作為一名培訓機構幼兒美術教師,摒棄功利性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把教育情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講究教育藝術與交流方式,形成持久、穩定的教育信仰,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吉喆.論幼兒教師教育信仰的養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7):42-44.
[2]吉喆.幼兒教師教育信仰的養成機制及其運行[J].教育導刊,2017,(3):95-96.
[3]郭建新.論美術教師課堂示范的魅力所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