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娟
摘 要 學習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具有鮮明的目的性,那么數學學習過程中兒童為什么會存在惰性心理呢?分析起來,涉及的心理問題很多,下面僅就學生學習數學的惰性心理談談我個人的淺見。
關鍵詞 小學數學;惰性心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0-0041-01
前不久,我對學生作業要求做了個試驗:一次家庭作業中有一道應用題,我要求學生可以用一種方法完成,也可以用幾種方法做。可結果全班90%的學生只用了一種方法。另一次的家庭作業我布置了八道題目,規定做四道,并且全對就可以得滿分。可以多做,但不加分,批改作業時結果多做的學生極少。
通過以上實驗,我聯想起了班上的另一些現象:學校組織數學興趣小組,自愿參加的不多;測驗試卷評分后,以及平時作業批改后發下去,多數學生只看得分多少,而不去看做錯的題目,更不分析出錯的原因,而是立即將其放入書包后就心安理得的去玩了。其實這些現象這是學生學習數學存在惰性心理的具體表現,值得同行們深思。
學習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具有鮮明的目的性,那么數學學習過程中兒童為什么會存在惰性心理呢?分析起來,涉及的心理問題很多,下面僅就學生學習數學的惰性心理談談我個人的淺見。
一、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價值觀
小學生學習數學,就好比商人做生意,沒有利潤的生意不做。做數學題,學生覺得價值不大,便不會產生積極性,當然這里的價值是指精神價值(肯定、表揚、鼓勵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的學習需要老師的不斷評價,不斷鼓勵和長期的有效督促。如果我們老師對學生要求不嚴、方法不當就會使學生產生不給分不做、不表揚不做、不要求不做的懶惰心理現象。
二、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要達到某一程度的認識,它的高低和學習過程中的自身努力成正比。一個班中低成就感的學生多,不求上進的學生就多,造成不求進取的學習風氣就濃。同時這種學風還可能影響那些高目標者,使之降低要求,形成學習數學的惰性心理現象。
三、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保險心態和挫折感
有些教師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好與壞,特別是課堂的發言、家庭作業中的錯誤往往是不加分析的,當頭一棒的批評,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有時甚至一次的打擊就使學生產生了保險心態和挫折感,認為多發言多做題,不僅得不到表揚,而且產生的錯誤和過失的可能性就大,而一旦出錯,老師便會嚴厲的批評。于是就產生了為了保險寧可少做題、少發言,或干脆聽老師講,或聽其他同學的發言的惰性心理現象。
上述這些心理現象,學生往往不會自我發現。作為老師就應善于觀察、分析,及早發現,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把學生學習數學的惰性心理、消極心理的產生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要消除學習惰性心理必須密切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和教學過程來進行。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1.促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意義。學生了解所學課程的實際意義,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途徑,避免惰性心理產生的主要手段。在教學中,我注意通過數學的實際應用以及富有感染力的事例,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使其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了解,體驗到無論做什么都離不開數學知識。學生有了正確的認識,產生心理需要就能激發動力主動維持自己的學習活動。
2.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教育心理學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看到所學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成效,對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動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做法如下。
一是及時評價與延遲評價相結合。學生的課堂答問,教師可以及時給予評價,很快將正確或錯誤的信息反饋給學生,學生及時把握自己的思考情況,正確的給予肯定鼓勵,錯誤的引導學生分析錯因,及時糾正錯誤。但有些情況則要運用延遲評價,不立刻對學生的回答、解題進行評價,而是引導學生再思考,讓學生先自我評價,教師抓住時機后才給予評價。教師的評價要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這樣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獨立嚴密思考的能力。
二是讓學生體會自己努力獲得知識的樂趣。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實踐獲得了知識,掌握了一些數學規律和學習方法,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獲得新知識。學生從中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好感,這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學好數學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努力提高學生的成就意識有兩條途徑。一是幫助學生確定目標,優生有高目標,學習差一些學生也有符合發展規律,而且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這些目標要使學生理解并內化為自己學習的需要。二是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智力挑戰,用一些有一定難度、又有一定趣味的題目向學生挑戰,讓學生感到桃子好吃又不好摘,通過努力又能摘到桃子,從而為激發學生勇于摘“桃子”的精神。
通過以上具體做法的實施,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惰性心理以明顯排除,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起來,學生做題時一題多解的現象多了,班級的整體數學素質也日益提高。
參考文獻:
[1]樊玉亭,周紅.關于兒童創造力障礙的初步研究——數學思維惰性的歸因及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1999(06):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