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華
摘 要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新要求,核心素養就是其中的重點要求之一。對此,西方發達國家乃至全球都在尋求能夠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新課改以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我國的教育部門及教育工作者要以基礎教育中各個學科的內涵為出發點,建立小學、初中、高中等各個教育階段以及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體系。本文首先分析了語文核心素養、語言文字教學的內涵及特征,進而找到學生核心素養與語言文字運用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加強語言文字運用的途徑。
關鍵詞 語言文字;核心素養;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0-0095-01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特征
(一) 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中國學生在發展核心素養的過程中,離不開學校課程的實施,即通過分析探討核心素養內在精神與內容橫向統整和縱向連接的關系,把核心素養與各種學科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語文學科素養是基于語文知識和技能的一種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包括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講,語文核心素養共有四大方面,分別為語言構建與運用、審美鑒賞與創造、思維發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
(二) 語文核心素養的特征
通過對語文核心素養特征進行劃分,能夠加強對語文核心素養的理解。具體來講,語文核心素養的特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語文核心素養可以進行階段劃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于每一個中國學生來講都應當具備一定的語文核心素養,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生理、心理都在發生變化,因而語文核心素養也適時而動。另外,對于任何一種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因而,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也是如此,不能一蹴而就。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進行階段性劃分是十分必要的。
二、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加強語言文字運用的途徑
(一)激發學生表達和運用的興趣
1.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
所謂的賞識,就是指要善于發現人的優點和長處,并且對其行為進行充分的贊揚和肯定。一位學者曾經說過:“人類本質中最迫切的需要實際上就是渴望被他人賞識。”由于學生在接收教育階段正處于個人發展的關鍵時期,因而教師應該經常性地看到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并給予相應的鼓勵和肯定,從而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首先,教師要學會并掌握賞識教育這一門藝術。不管是在學生的學習中還是生活中,教師都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的眼睛,隨時隨地進行表揚,展開教育,即便是學生犯了錯誤,也要講究藝術,把握好說話的分寸,與學生共同尋找錯誤的根源。其次,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方法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從而加強學生的自賞能力。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只有懂得賞識自己,才能夠樹立自信。因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學生懂得悅納自己,從而樹立自信。
2.強調傾聽的重要性
傾聽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達到傾聽者與傾訴者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的統一。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當某位學生向老師和同學們表達自身關于某一內容的見解或者是疑惑時,老師要進行認真聆聽,聆聽過程中,不要打斷學生,而是要耐心地聽對方講述完,更不能夠立即下定結論或是否定對方。
(二)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
1.鼓勵學生熟讀背誦課文
培養學生的語流語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鼓勵學生誦讀背誦課文,從而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進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2.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魯納斯曾靜說過:“當學生認為某一門學科值得學習時,他才會對其產生學習興趣。”因而,教師應向學生指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目的,在能夠激發其課外閱讀的興趣。其次,要培養學生每天讀書的習慣。學校每天應抽出十五至二十分鐘的固定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閱讀的題材不限,只要自己感興趣就可以,教師也不必提出任何要求。通過讓學生每天閱讀,從而讓其養成閱讀的習慣。
三、總結
近年來,全球都在倡導核心素養教學這一新理念,與此同時,我國也不斷發展和落實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傳統模式的教學理念逐漸退出。實際上,落實和發展核心素養的必要途徑就是實現核心素養與不同學科的有機結合。因此,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有必要實現語文核心素養與語言文字運用的相互結合,從而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加強語言文字運用。
參考文獻:
[1]陳志娥.小學生以課外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35):180、182.
[2]張艷秋.淺析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從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開始[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