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 目的:探討超聲引底椎旁阻滯麻醉在經皮腎鏡碎石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經皮腎鏡碎石術患者90例,對照組用腰硬聯合麻醉,觀察組進行超聲引導椎旁阻滯麻醉。觀察兩組麻醉效果。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MAP和血氧飽和度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麻醉操作時間、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超聲引導推旁阻滯麻醉在經皮腎鏡碎石術中的效果確切,可更好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減少術后不良反應,麻醉鎮靜效果好,可縮短操作和起效時間,延長麻醉維持時間。
關鍵詞 超聲引底椎旁阻滯麻醉;經皮腎鏡碎石術;應用效果
傳統的開放腎切開結石手術有較大創傷性,術后尿漏、出血、腎周血腫、感染、積液等發生率高,不利于術后恢復,同時對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其中經皮腎鏡碎石術被廣泛用于上尿路結石治療,經皮腎鏡碎石術中麻醉對肌松的要求較低,但鎮痛要求較高。手術常用的麻醉方法是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但均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需探尋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川。本研究分析了超聲引導椎旁阻滯麻醉在經皮腎鏡碎石術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經皮腎鏡碎石術患者90例,分為兩組。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32~79歲,平均(48.13±2.13)歲:ASAⅠ級20例,Ⅱ級2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1~79歲,平均(48.35±2.55)歲;ASAⅠ級21例,Ⅱ級2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方法:對照組用腰硬聯合麻醉,觀察組進行超聲引導椎旁阻滯麻醉。指導患者仰臥,保持放松,將患者的頭部傾斜到一側,尋找椎旁神經,進行標記,常規碘伏消毒,并用無菌隔膜包裹超聲探頭EUP-L52,頻率7.5MHz,B超下定位穿刺點,觀察椎旁神經分支,確定最佳穿刺部位。穿刺成功后,給予患者0.25%丁哌卡因20mL+1%利多卡因10mL,并使用B超監測麻醉藥物的分布,直到神經組織完全被麻醉藥物浸潤。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經皮腎鏡碎石術麻醉效果及心動過緩、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發生率。觀察干預前后患者MAP、血氧飽和度水平及麻醉操作時間、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
評估標準:①顯效:術中無疼痛,無煩躁等不適,未出現心動過緩、惡心嘔吐等并發癥,MAP和血氧飽和度水平麻醉前后穩定。②有效:術中輕度疼痛不適,輕度煩躁,MAP和血氧飽和度水平麻醉前后有一定波動。③無效:術中明顯疼痛,出現并發癥,MAP和血氧飽和度水平麻醉前后明顯波動。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采用(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觀察組經皮腎鏡碎石術麻醉效果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AP和血氧飽和度水平比較:干預前兩組MAP和血氧飽和度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MAP和血氧飽和度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心動過緩、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兩組患者麻醉操作時間、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比較:觀察組麻醉操作時間、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討論
超聲技術目前用于疼痛管理、麻醉等領域,對神經阻滯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3]。傳統的盲探進行神經阻滯效果比較有限,超聲引導相對更直觀,可顯著提高穿刺成功率,麻醉手術時間也縮短,起效快[4]。超聲引導下的椎旁神經阻滯用于手術患者的麻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有助于保證患者血流動力學平穩,減輕炎性反應,促進患者術后恢復。與傳統的麻醉方法相比,超聲引導的椎旁神經阻滯可在B超下確定最佳穿刺部位,便于觀察神經和局部組織的解剖結構,避免盲目操作,它有助于麻醉醫師了解麻醉藥物在局部組織中的浸潤程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麻醉藥物的劑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5-7]。
本研究中,對照組用腰硬聯合麻醉,觀察組進行超聲引導椎旁阻滯麻醉。結果顯示,觀察組經皮腎鏡碎石術麻醉效果和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麻醉操作時間、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椎旁阻滯麻醉在經皮腎鏡碎石術麻醉的效果確切,可更好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減少術后不良反應,麻醉鎮靜效果好,可縮短操作和起效時間,延長麻醉維持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夏德國.超聲引導椎旁神經阻滯在臨床麻醉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3):3241-3243.
[2]程少先,李海波,徐文禮,等.超聲引導椎旁阻滯復合全麻對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患者蘇醒及早期恢復質量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2):323-327.
[3]楊文超,劉義超,黃華艷.超聲引導椎旁聯合低濃度骶管阻滯在泌尿系結石腔道手術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6):20-23.
[4]魯燕,劉虎,姚衛東,等.超聲引導椎旁神經阻滯用于開胸手術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7,30(6):1380-1382.
[5]靳永強,趙年章,朱詠儀.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麻醉復合右美托咪定在經皮腎鏡碎石手術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7,28(20):3328-3331.
[6]魏來,陳文雁,代亞,等.超聲引導椎旁神經阻滯對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鎮痛作用的臨床研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7,26(9):1174-1179
[7]魯海兵,賈英萍,齊金蓮,等.超聲引導椎旁神經阻滯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快通道麻醉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7,38(3):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