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松杲
摘 要:就信息技術元素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所發揮出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對于實際的政治學習有很好的推進和促進作用。信息技術資源的表達形式在電影和電視中,以時間和空間的藝術打造了傳遞的平臺,在空間活動之下,人們了解政治事件背后的故事。本文談談信息技術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政治;信息技術;結合教學;策略
政治傳統教學方式受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課程的要求下,課堂的主體已經由老師發展到學生,老師已經由先前的統治者變成課堂上學生的合作者和組織者。現代化設施在學校的被廣泛應用,其中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多媒體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從而把政治課堂由以前的枯燥乏味的局面發展成網絡與課本結合的有趣現象。通過情感轉化和政治轉化的過程中達到了以樂寓情、以樂動人的實際效果,進行了政治的組合和伸張,在視聽體驗上完善了人們的政治審美感知。因此,采用信息技術與政治結合的方式輔助政治教學,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情感教學
將政治教學和信息技術相互結合之后允許學生在課堂上發揮的地方越來越多,不僅僅是教師需要了解自己班級每個學生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學生也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定位,這樣教師才能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學生才能相對輕松的接受教學內容。對傳統美德“孝道”學習,體會到父愛、母愛的偉大。在對于實踐上,除了上文了解的拓展實踐形式,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情景表演來開展實踐。在教學設計中,首先應一個核心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根據該課的主題,可以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我的媽媽是怎么樣子的?”。通過該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于媽媽的熱愛,同時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播放的PPT、視頻,以此展開對于“孝”內容的情感體味,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課本內容的掌握,提高學生感知能力。
通過初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相應的培養,也是新課改一直以來所提倡的教學理念,而政治教師也需要以教學課堂為基點,通過設計豐富的教學環節并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去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鼓勵他們多使用互聯網去搜集更多和政治相關的素材資源,然后再做成PPT課件在第二天政治課堂上展現給大家。教師在給學生安排課后作業時,也可以讓他們利用信息技術去完成作業,也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團隊合作的政治作業,通過這種合作分工學習模式,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二、借助微課教學,進行課堂渲染
微課教學中大多都是需要教師來對內容進行引導和把控。當然,教師也要做到對于課堂的把握,處理好對于課堂氛圍的渲染。因此,教師應當把握好課堂氛圍,使得微課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呈現出動態性教學。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在運用微課教學時,應當充分考慮好微課的運用,使得微課的使用能夠達到渲染課程,使得課堂能夠呈現出動態性,達到教學效果。
之前有位教師想通過運用微課的方式來完成《感受法律的尊嚴》的教學,但為了能夠達到課堂的動態性,這位教師思考了一晚上該如何運用微課。由于微課都是由一段短時間形成的內容,一段微課大多只存在一個知識點,因此,教師針對學生對于視頻感興趣的特點,在進行微課播放之前,適時的對視頻進行渲染,激起學生對于視頻的興趣,當學生對于一件事情感興趣后,就會使得課堂活躍起來,從而呈現出動態性。這位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地的對微課進行播放和充分的對課堂進行渲染,使得學生充分了理解了《感受法律的尊嚴》之中所蘊含的內容,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三、運用影視資源,形成學習習慣
影視藝術,是對人體視覺和聽覺的延伸,他能立體地再現出需要學習的場景,并通過視覺、聽覺綜合形象,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興致盎然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教師運用影視資源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理解和記憶能力。通過結合影視政治以更高超的更專業化的角度,解讀影視政治和欣賞影視政治,對于古典政治鑒賞和流行政治鑒賞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時可以形成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通過影視政治來學習政治,解讀技巧,可以讓學生不斷的在政治學習過程中加深印象。十九大報告中還指出,要在保證領土完整以及主權完整的前提下,通過國家之間的平等外交實現共同進步。這時,課堂上可引入紀錄片《大國外交》,讓學生切身體會:國家在各種外交場合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把中國公民和企業的海外利益放在前面,捍衛國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同時回顧《交友的智慧》這一章節內容,給學生拓展知識:國家之間的博弈其實就是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體現,如何在穩定中實現富強,通過國家之間的博弈和交際實現讓中國經濟穩定上升的目的。
四、結束語
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初中政治的教學當中,就可以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路和形式,讓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這種新型教學手段,去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也能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更愉快、更高效的去獲得更豐富的語言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但在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明白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融入信息技術,做到“因材而異”才能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閆曉晶.信息技術在初中政治探究性教學中的應用淺探[N].發展導報,2017-11-03(044).
[2]康風斌.信息技術與中學政治課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7(20):88.
[3]杜國會.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讓初中政治教學輕松自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