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應該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把教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有機結合,在新時代背景下,輔導員應該不斷革新思路,創新載體和形式,適應新一代大學生的特點開展大學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三育人;輔導員;思政教育
習總書記指出:高校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一環,是立德樹人的關鍵時期。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應該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把教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有機結合,將德育工作滲透至課堂教育、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方方面面。
20世紀80年代,高校提出的“三育人”,即“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是對大學職能的重新界定,也是對大學使命的重新認識。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三育人的內涵不斷更新,2016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把“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作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項基本原則之一。因此新的形勢下,作為大學生的管理者,輔導員應該不斷革新思路,創新載體和形式,適應新一代大學生的特點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
一、輔導員掌握科學方式方法,教育管理育人
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管理、養成教育等多項崗位職責,工作瑣細、任務繁重。尤其是面對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新學生,對輔導員能力素質的要求也不斷升級,促使我們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首先,不斷創新工作手段,提高工作質量。2014年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把輔導員的工作細化和分類化,為輔導員工作梳理了更加明晰的思路,健全了輔導員的管理體系。在高校,學生干部是學生管理工作中強有力的支撐,是輔導員的左膀右臂,輔導員要創新學生干部管理模式,比如建立紀律管理微信群、學習管理微信群、日常事務管理微信群、宿舍管理微信群等,把學生干部細分化,建立從輔導員到學生干部的三角形管理模式,建立日常通報和反饋機制,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空間、生活空間、第二課堂等情況,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高校輔導員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政新陣地,具備協同育人的思維。輔導員要順應自媒體發展趨勢,開辟網絡思政教育陣地,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實踐證明,90后的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一代,更喜歡非面對面的溝通方式、網絡化交流方式,2015年4月共青團北京市委聯合課題組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有74.67%的大學生的閑暇時間主要用來上網,70.3%的大學生平均每天用來上網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19.3%的大學生認為網絡自媒體是最可信的信息來源,網絡自媒體成為在父母及親戚提供信息之后的第二大最可信的信息來源。學生在哪里,輔導員的工作陣地就在哪里,所以在日常管理中,輔導員要善于借助網絡互動平臺的優勢,采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溝通,才能讓思政教育更加的順暢,比如輔導員通過開設個人微博賬號,微信公眾平臺,暢通與學生密切互動的渠道,并將學生典型案例編輯成小文章,利用網絡陣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取得良好效果。
二、堅持引導與服務結合,真情服務育人
輔導員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任務,學院各職能部門往往通過輔導員的信息渠道來下發各種文件要求和政策規定,角色定位帶有命令強制性和強迫性,極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所以輔導員要以服務育人的理念為指導,深化教育理念,樹立服務意識。俗話說:“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面對個性鮮明的95后甚至00后的學生個體,增加輔導員工作的挑戰性,但服務育人的理念始終是輔導員育人的前提。中央16 號文件明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導人,又要關心人、幫助人”。投入真心、用足真情,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做好育人工作。在服務育人中轉變方式方法,拉近與學生距離,作為學生工作者,應該以“為學生服務”為原則,加強溝通和交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加強談心談話工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做知心朋友和心靈導師,更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更能夠近距離的傾聽學生的心聲。
輔導員構建多種服務平臺,輔導員在高校中一般會兼職學生會、團工委和學生社團的管理者,也可以利用易班、學生管理平臺、微信公眾賬號等網絡介質為學生服務,為學生自我管理搭建橋梁,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具備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秉持為學生服務的原則和理念,輔導員必須具備對待學生的責任意識,解決學生問題的耐心態度和樂于幫助學生的愛心奉獻精神,這也一名優秀輔導員服務育人的必備素養。
三、走專業化職業化道路,提升育人品質
新時代下,作為輔導員應該不斷提升自我素養,才能提升育人能力和品質,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輔導員平時與學生接觸最多,我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統一,身體力行地感染和影響學生,利用青年人的偶像效仿的心理特性,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是提升輔導員育人能力和工作品質的關鍵舉措。輔導員工作涉獵多個領域,從組織、管理到溝通、協調,從思想落實到實踐行動,在如此龐雜的事務管理中,尋找個人所長,走出適合個人的專業化之路。在工作中,輔導員需注重發揮專業優勢,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科研能力是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迫切要求。增強科研意識是提升輔導員學生工作和人才培養的需求。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戰線的工作者,肩負著崇高的使命和責任,雖然時代背景和形勢不斷進步和革新,但是立德樹人的根本原則不能變,輔導員應始終以三育人理念作為指引和方向,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所需所用之人才。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 諸葛亞寒.北京青年大型調查報告——80萬北京大學生:追求個性也在意集體[N].中國青年報,2015-04-29.
作者簡介:王菲,助教,陜西青年職業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