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大數據時代為我國信息傳播途徑增添了更多的獲取渠道,新媒體的到來也為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多的便捷條件,讓大學生的生活、學習都提高了一個層次,同時也對學生的信仰產生了很大影響,由此造成了高校的信仰教育工作難度加大。文章中基于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為根本,闡述了新媒體時代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信仰教育
每個人都有追求信仰的權利,這也是每個人的自由向往,更是每個人對幸福定義的最高層次。樹立正確的信仰對于大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堅定的政治信仰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未來的就業都有很大的影響。大學是青年人才的搖籃,也是祖國的棟梁,他們的政治信仰與他們對民族、祖國的認同具有直接影響。所以新媒體環境下,把我住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簡要概述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具體概念
教育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教育模式,而信仰教育的性質有別于其他性質的教學,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模式,相較于同等高校教育中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課程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信仰教育是指有針對性地對某一群體進行特定的信仰及世界觀的教育,讓他們認清自己在社會中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領悟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實施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是對高校學生這一群體進行深度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讓他們能夠通過馬克思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具有一定的道德素養。這樣才能夠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合格的締造者和接班人。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的發展速度之快,環境也十分的復雜,對于大學生這一不太成熟的群體而言對“三觀”的認知形成及個人的道德素養都還處于不穩定狀態,思想還不夠成熟,政治信仰也比較迷茫。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實施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高校大學生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和諧社會主義體系構建的需求。
二、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運用新媒體的有關對策
(一)敢于運用新媒體對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進行合理調整
我國的教育教學技術隨著科技的變化也得到了顯著提高,而新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也逐漸普遍開來,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教育者不僅僅是教育的主導者,也要敢于挑戰新的事物,敢于接受和探索。首先,教師要結合現代化教學要求探索和學習新媒體的運用,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計劃,實現教學要求。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教育工作者要對其背景、影響以及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運用新媒體教學的具體方案。大學生的思維已經處于較為成熟的狀態,并且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快,所以將新媒體運用在大學生教育上一定會迸射出不一樣的火花,所以教師要積極主動的研究大學生由于新媒體的運用所產生的變化,并根據變化逐漸完善新媒體的運用模式。與此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變化調整教學思路及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能夠更好適應教學的進度及學習氛圍。教師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積極改變、積極調整,并且要努力去適應其過程,從而也能夠引導學生去適應,同時根據過程中各自的變化進行調整,讓師生在新媒體的應用影響下共同影響,共同進步。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將課堂交還于學生,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信仰教育不能依然束縛于傳統教育教學中的灌輸式、說教式,要將課堂活動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新媒體時代,學生也擁有自己的‘三觀認知及追求,也有自己處理事情的主觀判斷力和認識,并且也忠于自己應有的準則,勇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實現自我價值,敢于創新。所以作為高校信仰教育工作者要從學生的根本出發,尊重學生的思想,通過溝通、啟發、情感教育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并且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各種教育模式,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其次,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和課堂之間的交互性。學生在新媒體的應用環境中擁有著許多的自主權,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及學習內容。因此,校方也要重點利用新媒體來進行知識的展現,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等網絡授課形式,也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宣傳群、微博平臺等進行思想教育宣傳,還可以通過課堂的交互性,如在教學APP中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頭腦進行解答,并對優秀的答題者給予一定的獎勵。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情景劇的形式,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觀點,展開自身的想象力及創造力,促進他們主觀能動性的提高。
(三)完善監管機制,實施綠色網絡
院校教師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給予學生一個綠色的網絡環境,將高效新媒體信息監管機制變成一項與社會參與同在并長期執行堅守的一項政策來進行。有關政府部門也要盡快完善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有關制度法規,進行依法監管,使信息的產生及傳播在法律的俯視下得到更好的凈化,給予學生們更好的網絡環境。
與此同時高校的相關部分及信仰教師也要不斷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及相關法規來健全校園新媒體的信息管理機制,加強對新媒體內容傳播的控制,以最大程度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健康、綠色的網絡媒體平臺。
三、結語
網絡在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占據著很大比例,并且新媒體的應用也為網絡信息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這樣就致使大學生的思想波動逐漸增大。因此利用新媒體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需要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環境,才能達到信仰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23):62-63
[3] 何桂美.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創新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95-96.
[3] 馮剛.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力量[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
作者簡介:王堯,山東濟南人,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