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的加強,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也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高中生都缺乏較強的法律意識。這就需要我們找出其中的原因,應用正確的措施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識。本文將對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問題進行簡要地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 法律意識 培養策略
法律似乎對很多普通民眾而言距離很遠,在平日的生活中也很少有人說要按照法律程序做事,這就使得違法的現象出現在很多小事上面。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曾有過違法的行為。雖然這一數字很嚴肅,但是仔細想想,這也是由于我們對法律的了解不足,缺乏對法律的一顆敬畏之心所造成的,比如人身攻擊是在法律禁止范圍內的,而很多人屢屢犯錯。我國的公民大多數都缺乏較強的法律意識,特別是高中生群體,這就需要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能夠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并且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高中生法律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雖然有一些高中生具備法律意識,但是并不知道具體要怎么做,不懂維護法律的神圣以及莊嚴。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法律建設方面的意識也在不斷的加強,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的法律意識以及觀念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當前很多的廣播媒體都在宣傳法律的重要性,尤其是法制節目,這使很多普通民眾的視野得到了擴展,法律意識也隨之加強,懂得了要使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前媒體和網絡的高速發展,使得高中生從小就接觸媒體,再加上學校中的法律教育,也使他們對法律的認識不斷加深。因此,和普通民眾相比,高中生在法律方面的認識要更深,也擁有更強的法律意識。高中生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其身上擔負著重大的責任,因此,更加需要加強對法律的認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高中生在法律方面的認識都較為淺顯,還僅僅只是了解或認識一些法律名詞,而對法律條文的理解不足,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高中生所具備的法律意識大多數都是停留在怎樣對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的層面上,很多同學卻忽略了自身要擔負的法律責任包括什么、要怎么樣去做,對于法律的神圣及莊嚴、律法的公平正義性方面的維護更是不足,能夠注意到這一方面的同學是少之又少。
(二)還有很多高中生存在違法犯罪的現象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物質文明得到很大發展的同時,高中生的心理卻更以自己為中心,挑戰權威,使得他們出現一些行為,如:忽視學校中的規章制度;做出一些直接觸犯法律的行為,偷竊、打架斗毆以及搶劫等。雖然制度沒有法律嚴格,但是也是具備法律的約束力的,是法律的先鋒,要是高中生不尊重校內的相關規章制度,那么在他們心中法律自然也得不到他們的重視以及敬畏[1]。法律意識一般就表現在最基礎、原始和簡單的約束力方面。約束是法律的特征,基本的法律意識就是要對這一特性進行尊重,以展現出公平。
(三)還有很多高中生沒有較強的法律觀念,在遇到事情時容易沖動
雖然高中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但是在法律知識方面卻了解的不是很多,這就使得他們在出現突發事件時不能靈活的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遇事沖動,按照自己的主觀性做出過激行為。這樣的行為與社會上一些現象和歪理邪說對高中生的影響有重要關系,如,權利要比法律有用等。這使得高中生的法制觀念在變淡,從而缺乏充足的法律知識,在權利受到侵害時無法靈活有效的應用法律手段來進行反擊和維護。
二、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培養策略
(一)提升自律意識
自律是我們必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只有自律我們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在學習中,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各種事物都有一定的分界,也具備了一定的界限意識。這種界限其實就是一種規則,主要包括有形以及無形的規則,我們需要遵守這些規則,以便在校園中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因為有規則和界限的存在,所以要求我們平時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底線,深刻認識和理解“無規矩不成方圓”的意義和重要性,任何方面都需要有規則才能規范有序的發展。比如,馬路上有規則,人們和車輛按照規則通過,所以才能不出現交通事故;學校中有規則,才能實現整體有序的發展;我們的國家有規則,才能夠讓社會實現和諧穩定的發展。因為有規則,我們的生活中才會有自律,每個人都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此一來,就可以讓社會和諧發展。因此,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不斷的進行自律,有效的培養自己的法律知識。我們要嚴格遵守紀律和法規,約束自己的行為,為未來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品質,不去觸碰法律底線,亦或是道德底線,要勇于承擔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
(二)學會利用法律課堂培養法律意識
在學校中,法律課堂是我們獲取法律知識的一個主要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在課堂上的學習,加強對有關法律知識的認識,不斷深入的理解法律知識,并內化成自己的法律意識,從本質上促進自身法律意識的提升[2]。除此之外,我們需要堅持關注法律,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發現自己身邊時時都有法律課堂,抓住所有法律教育機會,堅持對自我進行提高。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到這些?第一,我們要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爭取掌握更多的法制知識,將法制以及道德進行有機結合,最后形成一種責任,堅持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第二,我們需要多注意關注平日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法律知識。例如,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一些同學的合法權益受到不同程度侵害的現象,這些就可以給我們敲響警鐘,引導我們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要學會有效的運用法律,實現對自身權益的維護,真正認識到法律的重要作用。我們要借助在法治課堂中的學習,不斷加強自己的法律意識,直到能夠將這些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上為止。
(三)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
高中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難以及挫折時,一般都會較為慌亂,又因為沒有準備,在處理時采取的應對措施并不科學,尤其是對意外事件的處理上一般都沒有思考的方向,甚至還會做出對自己身體健康有害的行為[3]。例如,高中生需要面臨高考的壓力,一些同學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他們在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就會出現一些輕生念頭,甚至還有的同學將此付諸了實踐。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確的,最后不僅會危害到自己,而且對自己的家庭、學習和社會都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高中生需要注重對自己的生命意識進行培養,要學會從生命教育中學習知識,學會對別人和自己的生命尊重,認識到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生命健康權是法律賦予給所有人的權益,我們應該把尊重生命也當做一個行為準則,這對提高我們的法律素養也具有積極的影響。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在新形勢下,需要加強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這對我們的健康成長及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對國家法制建設工作的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雖然當前實際情況是大多數高中生都缺乏較強的法律意識,在遇到事情時,不能靈活的運用法律手段進行解決,無法有效對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但是,只要我們找出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大部分問題的產生。除了高中生注重并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之外,家庭教育和學校也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進而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周笑涵.淺談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J].法制與社會,2018,(03).
[2]李沛琪.淺析高中生法律意識培養[J].法制博覽,2017,(11).
[3]冉子龍.論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法律意識[J].法制與社會,2018,(01).
(作者簡介:孫晨棟,作者單位: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