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自新教材實施以來,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根據現行新課標教材和學生特點,總結課堂教學第一手經驗,來進行有效性教學,我根據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一下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希望以此有所貢獻。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適合目前教育教學的新要求,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小學階段,語文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是學生學習漢字、拼音的有效途徑,對培養學生的語言與書面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等有很大作用。因此,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滿足教育要求,逐漸成為眾多小學教師探討的課題。
一、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隨著新課標教學要求的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語文探究能力。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在分析課文內容時深入思考,促使每個學生的語文思維都獲得發展。在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交流、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掌握語文課文的重難點內容,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文的重難點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使他們在課堂探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運用掌握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思維能力進行學習,在發揮個人能力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使合作學習彌補獨立自主學習的不足,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深入發展。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追求課堂教學的活躍程度,還要注重教學的實效性,擺脫形式主義的束縛,讓學生大膽探究,積極思考,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通過探究問題、質疑問題、解決問題,在逐步深入的過程中掌握所學內容,實現高效的學習效率。
二、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活學生思維
一堂成功的小學語文課堂不僅包括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創新的教學形式,還離不開精心設計的導入環節。利用教學導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充滿興趣地探究課文內容,使學習主動性成為學習的內驅力,激活他們的語文思維,使他們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發展創新思維。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教師要考慮小學生的興趣點,結合教材內容設計趣味性的導入環節,讓學生被導入內容所吸引,主動進入思考狀態,有利于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發展,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三、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創設能給學生提供一個直觀性和交互性相結合的創新情境。在多媒體情境中,學生能被聲情并茂的教學課件所吸引,產生學習的主動性,隨著多媒體的內容逐步深入地思考課文內容,深入理解所學內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把多媒體引入教學中,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讓他們在多媒體的吸引下進行學習,能夠激發他們的思維創造力,讓他們深入掌握所學內容,實現高效的學習效率。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教師要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進行精心設計,既要注重課文的內涵,又要引申課文的外延,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產生興趣,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學習和探究,實現高效的教學效率。
四、注重閱讀教學,增加知識積累
閱讀是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增加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閱讀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用文字和作者進行交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不同的題材,選擇不同的閱讀法方式。通過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閱讀,他們在語文課堂中充分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在閱讀中獲得知識和感悟,是深入思考、知識積累的過程,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除了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師還要把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到課外,讓他們在課外閱讀時間進行積極閱讀,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語文知識面,使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在閱讀中獲得提高。
五、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需要教師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想做好語文教學工作,就必須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與時俱進,進行現金教學理念的學習,提高自身能力與素質。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深刻的理解新課改的觀念,對原有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以順應當前教育發展形勢。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做好教材的備課工作,同時要加強與同組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便于對自己的備課內容進行補充以及完善。同時也可以參加其他語文教師的授課,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師的責任心以及耐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改進以及完善自身的教學經驗,進一步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學理論知識,從而更好的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相關方面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探討;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教學策略、教學結構,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準確把握教學轉變的關鍵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融入情感教育,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個性,在強化教學效果的同時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促進每一位學生不斷的進步,為學生進入到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促使中國的語文教學走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性發展的道路。莫要把積極率直、單純真實的可貴思想扼殺在小學中。
參考文獻
[1]薛鳳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5).
[2]馬艷萍.新課改后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教育現代化,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