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花
摘 要:隨著當前教育事業在不斷的快速發展,語文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的豐富和擴展,受到學生一致贊同的教育方式中,其中就有趣味性教學。在趣味性教學中,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在學習上提高專注力,當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了興趣,就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學內容死板,形式枯燥,學生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調動不起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學習效率不高。筆者結合當代初中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新課標對初中語文提出的要求,對趣味課堂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趣味課堂;初中語文;趣味性分析
趣味教學注重的是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致力于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真實想法,充分掌握學生的內心感受。通過充滿趣味性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結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內容,大膽創新,增強課堂的活躍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一、創設活動情景,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教師在進行趣味教學時,要大膽創新活動情景,不斷的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學生積極的融入到課堂中。學生在積極的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融入到知識框架中,使學生對新知識能保持高度的熱情,通過與語文知識相關聯的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文章的時候,文章敘述了花朵的相關生長狀態,花朵對學生而言,是平常不過的事物,但是對花朵生長的環境以及特征等知識,學生了解的不是很多。因此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導入到公園、植物園等鮮花盛開的環境中,使學生親近大自然,將書本內容帶入到實際情境中去,這就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內容,對文章所描述的知識有實際的感受,不近增強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更能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這種方式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打破傳統的死板式課堂,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課堂以外的知識。
二、積極號召學生多參加課堂以外的趣味活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教學地點是在課堂,這種模式不但死板枯燥,還局限了學生的思想,不能是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思路。絞死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堂以外的趣味活動,趣味活動不能只是一味的以娛樂為主,還要多注重與語文知識的結合。比如在教學課文《春》這篇文章時,教師利用課外時間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去田野感受大自然的春天,通過踏青等活動使學生深刻感受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意相通。不僅如此,還可以開展朗誦比賽、話劇表演等活動,與課本相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來達到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三、設置懸念,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生仍然對周圍的事物保持著一定的好奇心,對生活中留有懸念的事情會產生一定的猜想,在學習古典章回小說中,往往在情節向前推動的時候留下一定的懸念,使讀者產生期待的心理,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這種方式也可以運用到趣味教學中。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對于朱自清對父親背影的印象深刻來設置懸念,通過教師一步步的引導,使學生一步步的揭開問題的答案。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來找到答案。問題由淺入深,從表面進而引申到主旨。“背影”只是感官感受,所要表達的而是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和愛意。學生在老師的提問中,對文章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樂于探究,這將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布置相關作業,在作業中注重語文趣味性
在教學過程中,布置相關作業可以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鞏固,教師布置有專業性的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仍然要有創新意識,在作業的布置上也要講究趣味性,創新作業形式,講究開放型與實踐性相統一,使學生在課后的思考中也保持活躍的思維,并且通過自己的探索來鞏固所學到的知識。比如在學習《麻雀》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們結組,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麻雀的生活習性等,通過一定時期的觀察,布置作文作業或者相關作業來匯報觀察成果,這種形式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對事物的觀察性,培養學生形成樂于思考、善于觀察的習慣。這種趣味性的作業形式,不但沒有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反而可以是學生更加樂于去思考問題,帶有娛樂性的課后作業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后生活。通過創意趣味性的課后作業,增強了學生的專注度,還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有利于學生好習慣的培養。
五、結語
通過上文的論述,在初中語文的教學活動中加入趣味性教學對當代初中生的學習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符合新教育模式下的創新與發展,這將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是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教育模式。趣味性的語文教學模式,將有利于學生擴散思維的打開,有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有助于學生養成樂于學習的學習習慣,并且可以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趣味性語文課堂需要當代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需要在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來提高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培養學習語文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鄧小存.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生動性與趣味性的思考[J].語文天地,2014(23).
[2]元科召.關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趣味的思考[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1).
[3]謝天豪.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相關思考[J].科學中國人,2016(27).
[4]于婷婷.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幾點嘗試與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