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祥
摘 要:在新課標的浪潮沖擊下,數學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將科學優質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制定出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模式,本文著重介紹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隨著課改的實施,對老師的要求也相應提高,老師的觀念應有所更新,改變以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變老師教為學生主動學,變學生乖乖坐著聽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面對數學課枯燥乏味,知識點固定,如何使學生愛學好學,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務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比如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做游戲,請小朋友當小老師,比賽誰表現得好,用小紅花或星星等作為獎品來獎勵學生。例如,在教學《厘米和米》這章節內容時,學生要想真正了解這一板塊的內容,必須建構一厘米和一米的表象,數學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識“米”嗎?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提示學生從身邊的事物著手,讓學生測量身邊的事物,比如自己鉛筆盒的長度、手掌的長度、橡皮的長度等等。讓學生對于一厘米的概念有直觀的體會。接著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自己的雙臂,讓學生直觀感受一米有多長。在教學米和厘米的換算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在黑板上出示1=100,讓學生回答這個等式是否正確?這個時候,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開始了熱烈的討論,課堂的氣氛馬上活躍起來了,這個時候數學教師應當提醒學生拿出米尺,看看能否從米尺上找出答案。這個時候集齊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學生會主動的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很快就發現1米=100厘米。這樣巧妙的設置懸念,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探究過程中,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將數學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
數學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的原版,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這對于以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匱乏的小學生來說,難以達到透徹的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本身就是融為一體的。學生對熟知的日常生活現象很熟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背景出發,使學生看到所學的數學知識就是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能更好地激發起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極大興趣,達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生活中有許多關于數學的知識,讓學生將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說出來,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降低了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數學教學應時時關注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斷地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數學與生活緊緊相連,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培養數學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給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環境影響下建立起來的。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語言、動作和神態要讓學生感到可親、可信,要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激勵學生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讓學生產生興奮和愉快感。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習,沒有壓力,接受知識也就比較快,也能大膽地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要多鼓勵: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并讓學生說說是從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勵學生不懂就問,并通過學生自己來解答疑問,多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學生就更愛學習。
4注重教學反思,提升教學質量
反思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任何一堂課后,教師連同學生都應當進行充分的教學反思。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掌握教育教學的進度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而學生在不斷地反思中進行學習,能有效地促進自身養成良好的課堂反思習慣。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地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反思,以此來獲得最佳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堂反思,然后在下節課上課時進行總結交流,并注意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改善,以此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并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這種現象經常發生,老師在講臺上夸夸其談,學生在臺下表現出不耐煩或者做其他事情,這是因為一些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太抽象了,如果我們使用一些現代化教學技術,通過聲音、光色、形狀,化靜態為動態,在教學過程中數學形象且直觀的效果和學生對各種效果的感受,使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從而獲得知識。
總之,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斷地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做好數學的課前準備工作,用富有層次感的開頭和趣味橫生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不斷的在數學大路上前進,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張沖.教學重心下移關懷生命成長[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3).
[2]梁紅秀.小學高年級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3]董斐.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