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澄
摘 要:目前現在流行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是以插電式混動的汽車,未來新能源汽車是趨勢所在。因此我國中職院校必須要加強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建設研究,提高我國的新能源使用普及范圍和技術水平,促進我國環境、技術、教育等方面的發展。本文主要從新能源汽車的檢測與維修專業發展前景和課程發展現狀,研究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建設。
關鍵詞:新能源;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建設
一、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發展前景
現如今,“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被我國設置為戰略發展目標,從2012年開始,新能源汽車憑借便利操作方式、優惠的購車政策、保護環境等具有競爭力的優勢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銷量大幅上漲,以最常見的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為例,銷量早已突破三百萬,預計到2020年,銷量將達到五百萬。但是與此匹配的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產業發展速度卻是緩慢的,我國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從業人員極其短缺,因此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發展空間大,前景廣闊。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發展現狀
(一)教學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歐美等國家科技術水平較高,對新能源開發與發展較早,因而新能源汽車的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擁有更先進的教學內容、較完善的設備,已經形成了較規范的檢測、維修標準系統。而我國在這方面的開發與使用較晚,技術水平支撐不足,教育經濟能力不濟,造成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發展較落后,特別是西部地區,不僅新能源汽車普及范圍小,經濟技術能力也很薄弱。因此為提高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必須要加強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建設研究。
(二)教學模式有待提高。為培養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高技術應用型人才,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我國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就是我國教育部的難中之難、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同樣逃脫不了這種束縛。歐美國家的教學模式比較開放,師生關系融洽,特別強調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而我們中國一直以來教師都以教授為主,忽略學生的主觀感受,導致學生理論知識學的不夠扎實,實踐起來不知所措。
三、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建設研究
(一)與相關專業課程搭配設置。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汽車制造與裝配專業以及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生必須要熟悉汽車的制造流程和裝配方式才能了解汽車的結構,必須要以傳統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為基礎才能更快更好地學會新能源汽車的檢測與維修技術。兼具以上兩者,中職學生才能真正了解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區別與聯系,掌握兩種汽車的檢測與維修技術,才能適應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還未全面普及的現實狀況,因此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必須與汽車制造裝配專業和檢測維修專業的課程相結合,在傳統汽車課程設置上添加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課程。
(二)理論與實踐相配合,增加實踐經驗。中職等職業院校最大的任務就是為我國培養應用型技術性人才,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是我國未來新能源大范圍普及使用戰略計劃實施的重要保障,最終目的是實踐。因此職業院校必須要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增加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踐經驗,在實踐中進一步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再次指導實踐。比如,職業院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建設新能源汽車實踐基地,購進先進設備,增設檢測與維修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進步。
(三)選用新教材,更新資源庫,創新教學內容。新能源是近幾年來新誕生的概念,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開發與使用,理論與實踐成果越來越多,成型的理論教材還未跟上時代的發展、職業院校對新能源汽車資源庫更新緩慢,教學內容落后。因此職業院校教師必須收集各大企業新能源汽車的相關信息,深入企業學習,更新學校資源庫做到資源共享,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專業水平,講授緊跟時代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理論指導實踐。職業院校可與各個比較先進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強合作,取得先進的技術、實踐指導經驗與高素質人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既獲得了先進的教學內容,又可以安排能力強的學生進入企業學習與工作。
(四)建立強大的檢測與維修教學隊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前途一篇光明,必須要提高教師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教學水平。新能源汽車不同于傳統汽車,它與許多高科技、高級控制系統、新能源開發使用相結合,檢測與維修具有高危險性,這對工作人員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品要求,為了保護學生未來的安全,必須要求教師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教學水平。職業院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把具有開發潛力的教職人員派送出去培訓,同時鼓勵教師們加強技術研究,進入高級院校深造,最后打造一支強大的教學隊伍。
隨著新能源開發技術的提高和對新能源的使用需求越來越多,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必然需要會成為該行業的鮮活血液,高職院校在進行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課程研究中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相關專業課程搭配設置,發揮傳統汽車專業課程的基礎性作用,傳統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仍舊作為教學重點。第二,將理論與實踐相配合,增加實踐經驗,加大經費投入,保證實踐基地設備完整先進,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對對相關理論進行證實。第三,選用新教材,更新資源庫,創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增加自身的儲備知識以此更好的對學生授教。第四,建立強大的檢測與維修教學隊伍,加強與各大汽車企業的合作,重視教職人員的培訓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榮英.新能源電動汽車后市場的技能人才培養及專業建設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
[2]鄒雷蕾.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汽車類專業實訓空間模式及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