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碩
摘 要: 隨著初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出現了很多新教學理念,為初中音樂課程的創新提供了有效的基礎。在傳統應試教育觀念中,一些教師和家長以提升學生文化課成績為主要目的。隨著人們對音樂課程認識程度的加深,新課程下進行初中音樂創新性教學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诖?,作者結合多年教學和學習經驗,對新課程下初中音樂創新性教學進行探究,希望有助于提升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新課程 初中音樂 創新性教學
引言
音樂是九年義務教育中重要的基礎課程,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容易受外界影響,如果引導不當就可能出現叛逆或者心理紊亂情況。因此,合理利用音樂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要以審美為核心理念,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類變得文雅和充滿愛心。”基于此,本文對新課程標準下初中音樂創新性教學進行探討,希望對培養學生音樂愛好,從而享受音樂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1.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對音樂課程重視程度不足
一方面,初中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初中音樂課不夠重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音樂課常被當作“輔課”,每周課時極少,再加上部分中學為了提高在校學生的升學率,學生的音樂課程常被數學、語文、英語等“主課”所侵占,這樣連音樂教學課時都無法得到保障,更不用講教學質量了。另一方面,學生家長對音樂課程重視程度不足,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一些家長認為音樂對提升孩子文化課成績沒有影響,他們不愿意讓孩子在音樂課程上花費太多時間,不愿意為孩子花錢購買喜歡的樂器或者其他音樂相關產品。在這種觀念和做法的影響下,初中生很難對音樂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將大多數精力花在文化課成績的追趕上,沒有過多的時間享受音樂帶來的美感,無形中對音樂沒有興趣。
1.2初中音樂教學資源匱乏
據筆者了解,一些初中學校音樂教師資源極度匱乏,不少學校存在一師身兼多職的情況。非專業的音樂教師更不能為音樂素質教育提供保障。音樂教學設施落后,特別是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教師教一句、學生跟著學一句這一簡單的教學模式。一些中學連基本的音樂教學設備都沒有,部分院校只是提供簡易的音樂教室。面對外面日益信息化的世界,音樂教學設施應該與時俱進,多媒體音樂教學應該進入學生的教學生活中。
1.3教學方法陳舊
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主要參考人教版本,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主導地位,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對音樂課的積極性不高。在新課程標準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適應當前階段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他們追求個性與張揚,與教師陳舊的教學方法格格不入。課堂教學中沒有功能性的課堂學習小組,學生之間的聯系極為松散,幾乎無直接聯系。學生在課堂中只是無實質功能聯系的“孤立的個體”,學生之間沒有合作學習的機會。學生之間的討論機會少,甚至沒有。在這種音樂教學環境下,初中音樂教學很難體現真實價值。新形勢下,只有音樂教師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2.新課程下初中音樂創新性教學對策
2.1創新音樂課程教學內容
由于學科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少學生在課堂內難以接觸到音樂方面的教學,因此初中學校音樂課堂教學變得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創新音樂課程教學內容和結構,提升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及合理性,才能更好地引起學生的專注力,學生的專注力高了,才能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教師的課堂進展就會十分順利,課堂教學效果能達到最好,課堂質量較高。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初中音樂教師要積極備課,注重音樂課程的延伸,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提升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對音樂學習感興趣,學生才能對音樂學習達到深刻的理解。利用情境教學法提升課堂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音樂教學主要采用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狀態,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實際預期效果,學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教師就結束了,學生的學習勁頭自然較低。通過創設情境,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上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或者教師也可以講解一些音樂名人的趣味故事,讓學生的心靈更加貼近音樂,體會到音樂學習的趣味。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小游戲一類的方式增加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參與感,學生在課堂上覺得自己被需要了,自然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其次,在初中音樂課堂結構上,初中音樂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講解完后,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表對音樂的看法,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討論,這樣學生不僅能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還能建立學生之間的友誼。對于比較難懂的音樂課程,教師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延伸,提升學生對同類音樂的愛好和興趣,主動享受音樂帶來的寧靜與美好。
2.2創新課下音樂活動
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初中學校開始重視音樂的學習,在課堂創新方面做出一些嘗試,但是總體效果不盡如人意。因為初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已經很重了,不僅有語數外主課的學習,還有6門到7門副科的學習,因此有些學生即使對音樂學習很感興趣,但是迫于教師和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放棄音樂學習,在課堂上渾水摸魚,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練習和實踐,自然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對于這種常見的狀況,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音樂學習的作用,然后試著引導學生接受音樂學習,把音樂當成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注重音樂方面的實踐,鼓勵學生尋找適合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創造性思維和增強學習效果。在具體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關于各種風格的音樂認識板報活動,讓學生在尋找過程中了解豐富的音樂風格,同時引起對音樂的興趣,促進音樂學習。
2.3創新師生關系
從年齡來看,初中生年齡層次在13歲到16歲,青春期初中生在和教師及同學的溝通上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初中音樂課程的學習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走”到學生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明白學習音樂的目的不是應付考試,如果說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和或者不好的話,學生只是在課堂上簡單練習,根本就不能進步。因此,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需要進一步改善和創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溫柔,要十分耐心,慢慢地和學生交流和講解,課下也要和學生主動接觸和積極幫助學生解答問題,時間久了,師生關系自然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十分認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采用新的音樂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興趣。改變過往陳舊的教學手段,使用新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加大中學音樂教學設施的硬件投入,建設完備的多媒體教室和音樂文藝活動場所。一方面,可以為廣大中學生提供施展音樂才能的舞臺,在學習之余有一個娛樂的場所。另一方面,有助于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音樂教室可以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在這種環境中學生能保持舒暢的心情,教師也可以自由地開展教學活動,不用擔心對其他班級造成影響。在音樂教室布置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布置,比如座位可以打破原來的橫平豎直的單調呆板的排法,課桌可以采用圓形、方形、半圓形等富有美感的排法。在教室中增加一些音樂方面的素材,如音樂家的名畫、名人名言等,提升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向往。
2.5創新音樂教學評價體系
在初中音樂教學評價方面,教師往往以學生唱歌的方式進行評價,簡單地認為唱歌好就是音樂課成績好,或者進行一些理論知識的考核,這樣的評價方法不夠客觀。和文化課有所不同,音樂教學評價要注重針對性,如果評價方法不當就會打消很多學生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初中音樂教學評價要注重多元化,采用開放式的評價方式,從多個角度進行教學評價。比如,將音樂成績評價方法進行劃分,包括平時學生表現和期末考試,提升學生日常音樂課堂中的積極性。還應注重培養初中生對于音樂團隊的認識,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方式的合作,比如合唱、合作表演樂器等。在評價主體上,除了教師評價以外,還應建立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小組評價等模式,提高音樂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與公平性,加大學生參與評價的力度,促進初中音樂創新教學良性發展。
結語
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為初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促進他們對音樂的喜愛,讓學生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王澤恩.新課程基本理念下中學音樂創新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4).
[2]王曉麗.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創新性研究[J].新課程,2013(10).
[3]王輝.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7).
[4]林方芳.打破傳統教學觀念 創新初中音樂教學模式[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4).
[5]陳瑩.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