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嬋
摘 要:我國《教育規劃綱要》將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認識。不但提出了未來10年我國學前教育的具體目標,而且明確提出“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不僅是幼兒個人成長的需要,也是當今社會長治久安的需要,更是人類發展進步的需要。
關鍵詞:幼兒心理學;視角下;幼兒園;德育工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本。幼兒園是幼兒人生起航階段,有效的德育將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不僅能夠確保幼兒掌握好人生的航向,也將為幼兒的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之源,成為身心健康發展的新時期接班人。
一、德育教育落實在一日活動中
(一)為幼兒營造和諧的育人環境。環境在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幸福、快樂、健康的大家園”,是幼兒體驗生活、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最佳環境。在這樣一個互敬互讓,互相幫助,輕松愉快,和睦相處的氛圍里,孩子們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成長和進步,這就是一個和諧的德育教育環境。
(二)德育教育貫穿在一日活動中。在幼兒園中可以說是處處有教育,處處有德育,古人說得好“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小標兵”活動,通過這個“禮”字拉近了老師、小朋友和家長距離,清晨的一個微笑,一聲問好,小朋友和老師一天的學習生活開始了。在如廁,喝水,做操排隊時,在玩耍、游戲、分享玩具時,在吃飯、睡覺、學習、看書時,在教師組織的禮儀教學活動中,在《雷鋒》《放牛娃王二小》等故事中,在《對不起、沒關系》《不再麻煩好媽媽》等兒歌中,無不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無不包含著教育的契機。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把握教育時機,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
二、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實施德育教育
(一)結合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德育教育。現在全球興起“中國文化熱”。我們不僅要國力強大,我們的國民素質更要讓人欽佩。我們的下一代,要重新展示我們“禮儀之邦”的風采。要從幼兒道德教育做起。現在全球華人社會掀起了讀誦傳統經典的熱潮,利用人在13歲以前記憶的黃金時期,誦讀中國文化,提升文化修養,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造福社會。為孩子扎下道德的根基,將來孩子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都可以從中受到啟發。這樣看來,這項活動的意義也是十分深遠的。近年來,我們將省級課題《如何將幼兒的品德內化為行為》與傳統道德教育進行結合研究,力求將教育的理論真正轉化為教育的成果。愿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并使之發揚光大!
(二)結合傳統各節日進行德育教育。我們利用各種傳統節日對幼兒實施德育教育,通過實踐去感受,增強了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近幾年,每逢重陽節我們都會開展以“關愛他人、從小做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去敬老院探望老人;或邀請社區老人和孩子們一起開展“老幼鍛煉、健康同樂”趣味運動會;或走進社區為老人送上節日的祝福……一張張稚嫩的笑臉,精心編排的節目、孩子們獻上的卡片、紙鶴、壽桃等禮物,讓孩子們在其樂融融中履行著敬老愛老的美德,在帶給老人關愛的同時,孩子們也增長了一份愛他人之心,收獲了一份付出的快樂,隱約懂了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義。這對于當前慣于索取的獨生子女來說是多么重要!中秋節我們組織孩子們開展“歡樂中秋節”的系列活動。瓜果冷拼會、賞月故事會、中秋燈展猜燈謎等活動,孩子們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以及老師一起動手,共同參與,孩子、老師、家長一起做燈、賞月、聽故事、品嘗精美的食品、瓜果……在玩與樂中感受著濃濃的民俗文化的同時,增進了家長與孩子間的親情,也融洽了孩子和老師間的師生之情,在使家園和樂的氛圍更加濃厚的同時是否也播下了孩子“仁愛和平”的種子呢?我們還利用節假日組織幼兒參觀城市博物館、參加看紅劇唱紅歌等活動,以及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開展相關的教育主題活動。特別是我園在“家鄉本土文化課程”的研發過程中,讓幼兒通過學習參觀以及“我是環保小衛士”“參觀軍營”“勞動者之歌”等特色活動感受家鄉的文化,培養愛家鄉、愛父母、愛他人的好品質,這些活動無不貫穿著對幼兒道德的熏陶。
三、推動學科滲透,在課程整合中滲透德育
(一)德育與學科教學滲透。德育與幼兒園其他學科的滲透首先要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有機的滲透,不能簡單地將德育與學科教學疊加起來。教師要基于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加強學科與德育整合意識,尋找德育與其他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方面的整合點,將德育有機滲透在其他課程教學內容中,改變傳統說教的形式,做到在無痕中滲透德育,提升德育的滲透力,從而提升幼兒園德育效率。
(二)德育與學科實踐滲透。實踐是強化德育體驗的重要手段,幼兒園除了要開展好常規德育實踐活動外,還要基于德育與其他學科整合的視角,將德育實踐與學段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借助于其他學科德育實踐機會與平臺,拓展德育實踐實施路徑。例如將德育與幼兒園體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德育實踐與體育實踐教學結合,在培養幼兒抗挫力、毅力等體育學習品質中,優化幼兒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等,通過實踐體驗使幼兒更好地實現德育知識內化。
總之,幼兒園德育在促進幼兒身心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要進一步提升德育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幼兒園德育任務的緊迫性與幼兒園德育形勢的嚴峻性,不斷開拓德育路徑,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重視環境建設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借家園互動之力,推動德育與其他學科的互動,開創幼兒園德育的大好局面。
參考文獻:
[1]陳麗紅.對素質教育下的幼兒園德育的思考[J].新課程(上),2017(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