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鳳瓊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種觀念已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開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引導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主動地探索歷史,逐步使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應用問題探究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就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這些要求。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學習興趣;自主學習
歷史是人類活動的記錄,是真實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客觀地反映著社會逐步發展的過程,吸引著人們去研究。許多學生對歷史擁有濃厚的興趣,希望去研究歷史,然而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教學方法單一,在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的自主發揮,為學生灌輸知識,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為繼,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問題探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重新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使得學生主動地探索歷史、學習歷史,掌握歷史知識。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
自主學習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來說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能夠開展自主學習,就會主動地探索歷史知識,理解歷史知識,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然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沒有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給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完全發揮,難以開展自主學習,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興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然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并且缺乏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使得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提升,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用問題探究優化高中歷史教學的方法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幫助學生學習、促進學生進步的最主要的因素,若是學生對歷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接觸歷史,搜集歷史知識去學習,合理利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學習歷史,從而很快地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反之,若是學生沒有對歷史表現出興趣,就不會主動地學習歷史,搜集歷史資料,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問題情境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用問題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百家爭鳴》時,教師可以進行情境的創設,春秋戰國時期,人杰輩出,許多人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屬于自己的印記,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老子與莊子開創了道家學派,除此之外還有墨家學派與法家學派,各家學派都主張著自己的理論,在當時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用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向學生提問,儒家的主張分別是什么?道家的主張是什么?等等。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踴躍地探索知識,探究問題的答案,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2.尊重學生差異,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學生由于成長的環境、受教育的環境與遭受的經歷不同,形成的性格與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每一位學生都有可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歷史,得出不同的答案。在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沒有明確學生的差異,對歷史問題標榜統一的答案,否定學生不同的答案,使得學生難以發展自身的個性,學習積極性難以得到提升,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作為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差異,在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時給予學生鼓勵,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學習《新文化運動》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新文化運動有哪些優點與缺點,引起學生的探索意識,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仔細探索,認真思考,最終提出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提出了新文化運動一味地追捧西方文化,沒有辨別西方文化的好壞,全部吸收了,將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也吸收學習了進來;有的學生認為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將中國許多優秀的思想與優良的傳統也一并否定了。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最終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更加全面,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探究能夠引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地探索知識,學習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要注意用問題探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時,教師在開展教學前可以先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怎樣成立的?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為何在二戰后是美國主導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體系?美國是如何做到的?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得學生根據問題去學習歷史,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歷史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認識到美國建立以自身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前提條件以及美國所做的措施,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三、總結
學生歷史學習質量的提高需要逐漸地積累,不是短期就可以看到效果的,作為歷史教師,要積極地探索用問題探究優化高中歷史教學的方法,用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德林.探究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師,2015年第9期
[2]陳小辰.高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意識探究的一點思考[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年第12期
[3]劉穎.探究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