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元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對學生綜合素養的關注,學生特長培養也越來越為學校及家長所重視。并開始從小學就關注學生藝術特長的培養和挖掘,包括不少學生參加的特長培訓班,如音樂、美術、主持及體育、表演等等。音樂教學也不斷受到重視,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促進小學音樂課堂高效教學的措施,以期對促進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有所增益。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高效課堂;策略探究
一、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目前從學校到家長都對小學生藝術特長培養給予更多的重視,并注重發現和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音樂課是學生小學階段學習的一門專業教育課程,從教學實踐情況看,小學音樂教育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教師教學模式缺乏創新無法有效調動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總是會對于感興趣的事比較關注并愿意全心投入學習,但從目前小學音樂教學情況看,教師大多延續著傳統音樂課的教學模式,缺乏創新,形式單一,難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更談不上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這一學習主體性的需求和興趣,往往忽視了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成長特點,依然沿用單調、說教式的教學方式,難以有效調動學生對音樂課堂教學的興趣,更談不上全身心融入教學環境中。
(二)課堂教學偏重樂理知識忽視對學生情感教育
音樂的魅力在于讓人從中有美的享受并激發出欣賞者對生活的熱愛,音樂教育的意義也正在于調動人的美好情感。但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沒有正確把握新課改的核心要義,偏頗地認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就是強行為學生灌輸各類知識,包括一些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樂理知識,而音樂教學也只是對樂曲淺嘗輒止,忽略了音樂本身的魅力和深義的領會,有背于教改的初衷。如,教師會在音樂考試中設計:樂曲產生于何種社會形態、作品反映了創作者的什么思想等問題,大大束縛了學生對于一首音樂作品的賞析空間,無益于學生思維拓展和音樂素養的提升。
(三)教師專業能力欠缺難以建立和諧師生教學關系
與其它課程教師不同,音樂教師應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包括對音樂的獨到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是基于音樂的本質決定這門藝術就是一種自由的、陶冶情操的藝術,過于嚴肅枯燥的教學會減弱藝術對學生的魅力,也無益于構建良好的師生教學關系。不少學生對課堂音樂教學缺乏參與興趣,不敢、不愿在課堂上展示聲音,更反感單一演唱歌曲之類的音樂測試,使原本應美妙、愉悅的音樂課堂索然無味。所以要成為一名合格受學生喜愛的音樂教師,教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更要有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學生藝術天性有效調動的專業能力。
二、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策略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應是一個愉悅身心的過程,教師應將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作為展開音樂教學的目標,懂得用個人魅力引導學生去感受、發現音樂魅力,讓音樂教學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教學。
(一)借助不同音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對音樂的喜愛和興趣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小學音樂教師應多方培養自己的音樂素養和演唱、演奏技能,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與學生一起欣賞一場音樂會,也可在課堂通過具體音樂作品向學生介紹不同樂器,如二胡名曲《賽馬》、京劇《蘇三起解》及交響樂等,讓學生真實感受每部作品以及二胡、京胡及西洋樂器等不同樂器的演奏風格,使學生從視覺、聽覺等感官上感受音樂的真正魅力,激發起學生對音樂喜愛。這樣才能改變目前課堂單調枯燥的教學現狀,構建出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充滿魅力的音樂課堂。
(二)關注音樂內涵的挖掘借作品強化學生情感教育
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會融入人類豐富的情感,小學生因年齡所限難以有效理解音樂作品的魅力和深意,需要教師在對音樂作品的講解中融入人類真誠溫馨的情感、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學會聆聽和演唱并感受樂曲的創作環境及背景,對歌曲的創作主旨有深入的了解,以此感受音樂中所飽含的情感魅力。小學音樂教材中有不少以熱愛祖國為主題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少年先鋒隊隊歌》、《我和我的祖國》等,教師可借助相關視頻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結合歷史上的英雄故事吸引調動學生感受到作品的愛國情結而產生情感共鳴,較好完成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三)創建音樂才能的展示平臺借才藝增強學生自信
學習音樂就離不開融入美學和情感教育的音樂表演,所以,學校及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有益于學生自由展示個人音樂才華的平臺,讓學生在音樂表演中升華對作品的理解并培養學生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強制性要求學生參與表演,而是要創造平臺讓學生主動走上舞臺。如,教師可利用課堂教學策劃“小小音樂會”,學生自愿參與,用這種鼓勵的方式調動起學生表演的熱情和自信心。
音樂可以啟迪學生的情感和智慧,好的音樂教育會激發學生自身所蘊藏的美好情感。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音樂陶冶性情的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引導小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并發自真心地熱愛音樂,自由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真實情感,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愛上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黃小明.音樂教育理論與學科教學研究[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周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音樂教學方式探討[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