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標準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對素質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要求就是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方面發展,以提高我國的整體教育水平和為我國社會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素質教育中,道德教育被放在了首位,其目的就是要培養高道德素質的人才,這不僅是我過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促進我國國民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道德教育中,環保教育是其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是與時俱進的發展特征,更是更高學生整體素養和促進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本文就在初中語文教學教學活動中該如何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展開了分析,闡述說明了環保教育的可行性,并根據教學實際提出相關策略,希望會對我國的環保教育能進一分綿薄之力。
關鍵詞:環保教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活動;滲透策略
一、關于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人類文明能夠發展到今天并繼續向前發展下去,離不開賴以生存的環境,而保護環境更是全球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和每個人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并且,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長久堅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每個人都將環境保護的觀念和意識傳遞下去。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和管理,更需要人們從意識上和行為上清晰而深刻的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急迫性,從而真正做到自覺的進行環境保護。就目前而言,人們在追求生活質量提升的同時,也在從意識上注意到對環境的保護,社會各個角落也都在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人們從意識上已經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既是一種環保意識的體現,也是素質教育的教育要求,通過滲透環保教育,可以清晰讓學生意識到環境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們又對其的危害,而環境被破壞后又會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進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促進其環保行為的養成。
二、關于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的相關策略
(一)以課外實踐對學生進行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除了課堂教學以外,還包括許多的課外實踐教學,如作文教學、課外活動等等。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借助課外實踐教學的優勢來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如,就作文教學而言,它是對所學語文知識的應用,也是對語文情感的一種表達。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可以倡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環境進行觀察,積累成相關的環境支撐,在讓學生以作文的方式將這些環境知識應用和表達出來,并在其中提出他們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可以發成作文教學的教學目的,還能讓學生通過對環境的觀察而引發深思,促進他們環保意識的養成,進而讓學生形成對環境保護的獨特看法和見解。
(二)在課堂教學總進行滲透。就語文學科而言,其教材內容包含了社會個各個方面,既有人文歷史,也有科技發展,更有環境山水。其中關于環境山水的問題就是教師進行環境教育滲透的最好素材和切入點,而教師也應該善于把握這以教學資源!如《春》、《桂林山水》等等課文,教師在教學中都可以引發學生對環境的反思,從而達成對環境教育的滲透目的。
(三)以輔助教學系統對學生進行滲透。目前,我國的教育領域中已不再是單純的教學教育,而是存在又許多的教學輔助可見,如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等。因此教師在對學生濟寧環保教育的滲透時,應該利用這些教學課件對學生進行滲透,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進而引起學生的反思。如教師在《安塞腰鼓》中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除了常規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引發學生進行深思,深思為什么黃土高坡會變成現在的樣子,進而讓學生樹立起環保意識和尋找理論上的解決方法,以此來達到環保教育滲透的教學目的。
(四)讀寫結合 培養綠色行動意識。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便是讀寫結合。通過指導學生讀文、悟文、明理,可讓學生初步懂得保護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再通過寫,把學生懂得的環保知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使學生從心靈深處受到震動,從具體環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如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為什么從曾經的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今日的“多災多難的禍河”?這深刻地說明了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相互影響。這如果單讓學生讀文,由于時間跨度大,離學生生活實際甚遠,學生難于理解接受。為了縮短時間跨度,增強教育效果,我首先充分運用多媒體播放“黃河水泛濫”、“人為亂砍亂伐”等場景片斷,使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初步認識“人為破壞”是造成“黃河變化”的一大原因。接著組織學生抓住“黃河是怎么變化的”這一主線,反復朗讀課文,進一步認識人類才是黃河的真正殺手。
綜上所述:環保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學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全球環境的改善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就環保教育的中言行而言,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可行性是是巨大的,且其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深遠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教學內容中,又該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課堂氛圍,還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事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各個方面的綜合發展,更是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提升其語文素養的同時更是促進其綜合素質的養成和發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更為我夠素質教育的推行和環保教育的落實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李小娣.《淺談環保教育在初中語文學科中的滲透》[J].新一代(下半月),2013(8):45-48.
[2]張玲玲.《環保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思考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5(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