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萬榮
摘要:初中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階段,語文又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其他學科。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仍舊對學生采取灌輸式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缺乏自主探究,從而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這嚴重的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對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解決教學中運到的各種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構建有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趣味性;提高策略
引言: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得到了靈活的運用,趣味性教學法就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趣味教學法,有效的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符合了當前學生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使學生能快速的集中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進而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快樂的進行語文的學習,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進行探究。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新課程改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深入極大的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相對于小學語文而言,初中語文的內容更加復雜難懂,極大地增加了教學難度,班級內的兩級分化現象愈發嚴重;其次,學生缺乏對語文知識的探究性學習興趣和熱情,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興趣;最后,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少多樣化和教學情境,嚴重的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1]。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有效策略
1、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動力源泉,學生只有產生的濃厚的興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率[2]。例如:在教學《童趣》一課時,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節精心設計:同學們,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天真爛漫、自由自在的,總是會對周圍的任何事物充滿好奇心。你們小時候都玩過“過家家”游戲吧,誰來說一說都有哪些?這樣讓學生各抒己見,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言,有效的活躍了課堂氣氛,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進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進而積極的進入到文章《童趣》中,去感受兒時的記憶。
2、注重教學語言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初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大部分還是要靠對教師講話內容的了解實現的,所以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語言,或者使用一些現代化網絡語言,會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隨之提高[3]。首先,在進行新課講授前,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課前導入,可以通過對學習內容的相關事件、背景做簡要介紹,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其次,教師要使用一些生動性的語言,根據實際的學習內容,運用一些更加優美的詞匯,增加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更加深入的融入到教學內容中;最后,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故事進行課程引導。初中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他們會對故事產生更多的興趣,通過講故事可以讓他們更加集中注意力。
3、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趣味性
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的教育教學中,對提高教學效果,提高課堂趣味性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改變了傳統的一張講臺、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通過將教學的重難點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降低的學習的難度,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進而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山坡羊·潼關懷古》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出示與詩句相關的視頻或圖片,使學生在記憶時能結合圖片進行參照,這樣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再為學生播放合適的背景音樂,使學生感受字里行間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體會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
4、借助微課視頻進行語文教學,在情境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取得成功的前提保證,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方式進行初中語文的教學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便于學生進行視頻的觀看和學習[4]。例如:在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普及戰國時期的基本歷史知識,并將《戰國策》、《史記》和《春秋》等著作的體裁進行區分和辨別,在增強學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歷史文化素質的培養,激發學生對戰國時期歷史的探究興趣。
5、組織趣味性的實踐活動
初中生正處于天性活潑的時期,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教師可結合當前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為學生組織豐富的趣味性活動,是原本略顯枯燥的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語文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習語文的熱情,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衣》一課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劇的表演,讓學生自行設計劇本和道具,分別扮演劇本中的人物。經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表演了解這一故事的內涵,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結語: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方法還有很多種,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學習和創新,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的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進而使學生真正的愛上語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任方超.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方法研究[J].中華少年,2018 (27):47
[2]吳心琳.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語文天地,2018 (26):94-95
[3]袁喜平.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6,2 (03):155
[4]周麗琴.淺議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 (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