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業麗
摘 要: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越來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教學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通過對這些成果的綜述,旨在發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這一核心,結合目前我國高校開展實踐教學的實際,針對當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建立一套全方位、整體性的實踐教學組織、實施和管理體系。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研究綜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課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理論教學,二是實踐教學。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1]
在這一文件精神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教學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們不僅創造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多種形式,而且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引起廣大教師和學者的普遍關注,并取得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縱觀學術界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取得的成就
(一)實踐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為普遍共識。
多數學者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論證,普遍認為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選編》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1]常素芳在《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思考和建議》一文中說:“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思路的重要方向,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盵2]
從上述研究成果看,關于實踐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界一致認為,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使思政課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提高思政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同時,實踐教學還承擔著鞏固和檢驗理論教學成果的重任。
(二)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構成研究領域的基本內容。
目前,學界針對高校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對策和舉措,這類研究構成了研究領域的基本內容。
隨著實踐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廣泛開展,近年來,各高校都在總結經驗的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努力探索實踐教學新舉措和新思路。在此基礎上,涌現了大批有建設性的文章和著述。這些構成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學者們提出的問題主要有:教學管理體系不健全,教學考核體系不完善,各種教學保障落實不到位,教學過程往往流于形式,等等。
針對上述問題,學者們提出的建議主要集中在學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建立合理的評價和考核體系、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等方面。如鄭向東[3]、閻占定[4]等作者在文章中論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該制度化,提出應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王越芬等在《高校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的認識和探索》中提出:“要將實踐教學納入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考核之中,應占總評成績的40%并要建立評價的主體和機構、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的獎懲辦法等?!盵5]
可見,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愈加凸顯,不僅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且各高校根據相關文件的要求并結合自身的實際,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措施。各高校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大綱、教案及考核和評價體系,將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落到實處,保證實踐教學有章可循、順利開展,真正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可或缺的環節。
二、存在的不足
(一)實踐教學的內涵和形式如何界定還沒有達成共識準確界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是做好實踐教學的前提條件。
只有準確把握實踐教學的內涵,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對實踐教學進行規劃和實施,并在此基礎上發現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總結經驗教訓,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組織和實施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學術界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的界定還存在分歧,不同學者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各異。理論界對此問題的研究,基本形成兩種較為成熟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將思政課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形式。如:劉世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認識局限及對策論析》一文中談道:“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把理論與實際、課堂與社會、學習與研究緊密聯系起來的,培養學生聯系實際思考問題、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自主研究解決問題等實踐能力的多種教學方式的總和?!盵6]另一種觀點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組織下,學生通過調研、參觀等實踐形式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實踐教學實現“教化”和“內化”、“知”與“行”相統一的教學模式。
由此可見,在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這一問題時,學者們都認為首要的問題是對實踐教學基本內涵的界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關于實踐教學內涵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是又有著不謀而合的統一,即“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
縱觀當前研究領域對于此問題發表的各種意見,對實踐教學的具體形式的界定也存在分歧。如有的觀點認為,實踐基地參觀學習、課堂辯論、經典閱讀、主題演講等課內、課外實踐都屬于實踐教學,有的學者則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為只有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組織學生走向社會、走進工廠、農村、紀念館等實踐基地屬于實踐教學。筆者更贊同以下觀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該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一是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所區別,教學空間應開設在課堂之外,要走向社會;二是必須有教師組織和引導,實踐教學不是自由活動,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教學工作;三是必須與課程內容相聯系,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內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實踐教學要有主題,有教學大綱,緊緊圍繞理論教學內容開展。
(二)實踐教學的內容、形式和環節缺乏系統地規劃與設計。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學科體系,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同樣應有系統性、規范性和計劃性,包括實踐教學的內容、形式和環節。目前,有些高校的實踐教學并無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實踐教學的內容、組織形式、考核方式缺乏統一性和系統性,造成實踐教學的形式五花八門、內容各種各樣。各任課教師自行其是、各自為政,實踐教學的資源和成果沒有實現充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各門課程的實踐教學無法很好地銜接。實踐教學環節缺乏系統的規劃和設計,隨意性很強,實踐教學的規范性、針對性和時效性不明顯。
(三)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的研究。
雖然眾多學者在研究領域圍繞實踐教學發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著述,但總體看來,這些研究大都僅就實踐教學的某一方面或某些環節出現的問題發表的意見和看法,如何從整體上建立一套實踐教學的長效機制,打造一個系統的、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組織、實施和管理體系,則顯得有些薄弱。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踐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實際上,當前學界提出的大量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都與此大有淵源。
綜上所述,針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結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特點,圍繞教學目的和實踐教學這一核心,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創新探索、積極實踐,通過建立一套既實用高效又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以期在理論上彌補當前實踐教學整體性和系統性研究的不足;在實踐中,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健康發展,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選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常素芳.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蘭州學刊,2008(6):105.
[3]鄭向東.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保障機制[J].社科縱橫,2007(7):139-141.
[4]閻占定.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相關問題的探討[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179.
[5]王越芬.高校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的認識和探索[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4-26.
[6]劉世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認識局限及對策論析[J].教學與研究,2008(4):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