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苗
【摘 要】舞臺表現力是學生成為合格舞蹈演員的必備素質,舞蹈表演并非技巧的簡單堆砌,而是用富有情感和節奏的動作呈現律動。本文對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臺表現力的培養現狀做出概述,分析舞臺表現力培養價值,從而介紹具體可行的培養策略,為高校舞蹈專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舞臺表現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182-01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臺表現力培養現狀
舞臺表現力是一種抽象的藝術美感,需要學生深刻了解舞蹈的內涵,掌握扎實的專業功底,形成強烈的審美思維,方能抽絲剝繭地深入舞蹈的世界而完美地演繹舞蹈作品。我國高校舞蹈專業開設時間晚,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滯后,整體舞蹈教學水平仍停留在初級階段,不管是學院還是教師都忽視培養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導致學生無法駕馭舞臺。部分高校舞蹈教師一味強調訓練舞蹈技能,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和考核中喪失學習積極性,缺乏對舞蹈作品的感知和思索,導致表演不夠靈動、呆板乏味。此外,高校舞蹈專業課程體系復雜,學生面臨沉重的課業負擔,為完成學習任務而敷衍了事,沒有主動探究舞蹈藝術的內在審美元素和美學價值,導致舞蹈表演過于青澀淺顯,難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我國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不合理,加之教師和學生都沒有認識到舞臺表現力的重要性,使得舞臺表現力教學始終處于尷尬的困境,舞蹈教學質量低下。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臺表現力培養價值
優秀的舞蹈演員不僅需要扎實的舞蹈技巧和良好的身形條件,還需要深刻領悟舞蹈作品的內涵,將作品中的核心思想轉化為自己的肢體動作和感情語言,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復合表現力。在高校舞蹈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舞臺表現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表演熱情,帶領學生充分領略舞蹈藝術的深邃魅力,從而引導學生放下學習時的功利心,將自身情感與作品情感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表現風格。只有重視舞臺表現力的培養,高校舞蹈專業才具備將學生“領進門”的資格,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培養合格的舞蹈表演者。優越的舞臺表現力是舞蹈專業學生的學習目標,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加強培養能夠提高學生對舞臺的適應力和掌控力,精準傳遞舞蹈作品的感染力,為提高觀眾對舞蹈藝術的興趣和認可提供可能性。
三、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臺表現力培養策略
(一)深化作品講解,拓展藝術想象
部分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師對課程內容存在誤解,認為上課就是講解知識,過度重視傳授專業理論和練習經驗,導致學生專業技能扎實但缺乏審美鑒賞能力和想象力。德萊頓曾說,“舞蹈是腳步的詩歌”,優秀的舞蹈表演需要有抒情、有律動、有造型,呈現動態的美感。建議高校舞蹈教師在講解表演技能的同時重視剖析作品內涵,讓學生透過作品了解創作者的思想感情,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從而讓自己的表演擺脫冰冷生硬的模仿,融入個體的個性和感悟。同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豐富的舞蹈元素,以此拓展自己的藝術創作視野。舞蹈來源于人類在生存和勞動中獲得的實踐經驗,舞蹈本身包含著對社會生活的反思和想象,高校舞蹈教師應定期帶領學生戶外采風,引導學生通過寫日記、參與社會實踐等方式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再對其進行整合升華,將生活經驗內化為自己的藝術想象力,以此增強舞臺表現力。優秀的舞蹈表演能夠展現多層次的作品意蘊,應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自覺探究,放飛想象,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生命激情。
(二)轉變教學理念,提高綜合修養
現階段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缺乏舞臺表現力的原因之一是教師對課程的認知不足,造成教學方法單一,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校舞蹈教師應建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國內外最新教學思想,尊重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的主體地位,注重挖掘學生在舞蹈表演時的主觀意識。教師應當轉變將舞蹈技能視為唯一的評估指標的觀念,在教學時預留充足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自行體悟練習舞蹈作品時的情感變化,通過推理、聯想等方式掌握作品的精髓,從而達到個人情感與作品的高度貼合。舞蹈與歷史、音樂、美術、繪畫等知識密切相關,高校舞蹈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增加自己在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儲備,一方面拓展自身眼界和思維,能夠在舞蹈創作和舞蹈表演中擁有更加多樣的表現形式,能夠對作品進行更加充分的詮釋。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對多學科知識的接觸和理解能夠提升綜合修養,增強心理素質,以飽滿的激情和自信掌控舞臺,演繹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作品。
四、結論
舞蹈表現著轉瞬即逝的生命,舞臺表現力是舞蹈演員演繹有靈魂的舞蹈作品的核心要素。針對高校舞蹈教學忽視培養學生舞臺表現力的現狀,應改革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讓學生熱愛并鉆研舞蹈,深刻理解作品內涵,準確把握作品情感,增強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和律動美。
參考文獻:
[1]陳利敏.略論舞蹈演員舞臺表現力的提高[J].音樂時空,2016(03):110-111.
[2]丹纓.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臺表現力的培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1):83-84.
[3]楊光遠.淺論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力[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03):69-71.